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女,26岁,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年”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有一无痛、实性、质韧、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可移动的孤立性结节,2.9cm×2.8cm×2.0cm。大体检查:椭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切面隆起、实性、灰白灰黄色,质韧。确诊依据除外()。

A.椭圆形肿物,包膜完整

B. 镜下见间质和上皮2种成分

C. 间质细胞增生将导管挤压成裂隙

D. 没有钙化

E. 切面实性,灰白灰黄色,质韧,有隆起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女,26岁,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年”来诊。查体:左乳外…”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女,26岁,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年”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有一无痛、实性、质韧、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可移动的孤立性结节,2.9cm×2.8cm×2.0cm。大体检查:椭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切面隆起、实性、灰白灰黄色,质韧。

A. ['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女,26岁,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年”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有一无痛、实性、质韧、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可移动的孤立性结节,2.9cm×2.8cm×2.0cm。大体检查:椭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切面隆起、实性、灰白灰黄色,质韧。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 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B.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C. 纤维腺瘤

D. 导管乳头状瘤

E. 浸润性小叶癌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26岁,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年”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有一无痛、实性、质韧、生长缓慢、边界清楚、可移动的孤立性结节,2.9cm×2.8cm×2.0cm。大体检查:椭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切面隆起、实性、灰白灰黄色,质韧。镜下可见部分区域的间质细胞丰富,需要鉴别的肿瘤是()。

A. 腺脂肪瘤

B. 导管乳头状瘤

C. 叶状肿瘤

D. 管状腺瘤

E. 导管腺瘤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 左乳外上象限4 cm×3 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外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入院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3 cm×2 cm×2 cm;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6/22。其乳腺癌病理分期(AJCC,2002年)为A、Ⅰ期

B、Ⅱa期

C、Ⅱb期

D、Ⅲa期

E、Ⅲb期

F、Ⅲc期

其后续标准治疗应包括A、放射治疗

B、化学治疗

C、大剂量化学治疗+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D、同步放射化学治疗

E、内分泌治疗

F、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其术后出现同侧腋窝复发的概率约为A、5%

B、15%

C、25%

D、35%

E、45%

F、55%

关于患者锁骨上区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提示 拟行胸壁和锁骨上区放射治疗。)A、单前野向健侧给10°~15°角以避开脊髓、气管和食管

B、采用前后对穿野,以使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

C、选择合适能量的高能X射线或电子线

D、计算深度一般为皮下3 cm

E、常规分割时,总剂量为50 Gy

F、与胸壁电子线野衔接处应有0.5~1.0 cm的间隔,以免衔接处剂量过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女,50岁。因"左乳外上象限肿物伴皮肤溃疡"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cm×4cm×3cm肿物,伴乳腺皮肤溃疡,同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融合固定。乳腺肿物粗针穿刺病理:浸润性导管癌2级。ER(-),PR(-),HER-2(+)。腋窝淋巴结细针穿刺发现癌细胞。其他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诊断为左乳腺癌,临床分期为( )A、T2N1M0

B、T2N2M0

C、T4N1M0

D、T4N2M0

E、T4N3M0

治疗宜首选( )A、改良根治术

B、保乳术

C、新辅助化学治疗

D、新辅助放射治疗

E、新辅助靶向治疗

如患者经过6周期新辅助化学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乳腺未见癌细胞,腋窝淋巴结转移0/26。下一步处理应为( )A、定期随访

B、内分泌治疗

C、靶向治疗

D、放射治疗

E、追加6周期化学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1.5 cm×1.5 cm肿物,质硬,活动,乳房皮肤正常;双侧锁骨上区和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肿物,倾向恶性。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X线片和腹部B型超声未见转移。遂收入院行左乳肿瘤区段切除+左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1.5 cm×1.5 cm×1.0 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淋巴结转移0/16。关于该患者术后的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A、无须放射治疗

B、照射锁骨上腋顶

C、照射腋窝

D、照射内乳

E、照射同侧乳腺胸壁

F、需要乳腺原发灶瘤床补量

与常规带楔形板的切线野技术相比,采用三维适形调强野中野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提示 行同侧乳腺胸壁放射治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野中野放射治疗技术,予DT 50 Gy/25次/5周。)A、减少左侧乳腺癌的冠状动脉区域照射

B、使乳腺靶区剂量分布更为均匀

C、降低对侧乳腺照射剂量

D、降低同侧肺剂量

E、降低乳腺的急性皮肤反应

F、提高乳腺肿瘤局部控制率

关于乳腺原发肿瘤瘤床补量照射,叙述正确的有(提示 拟行乳腺瘤床补量照射。)A、可以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率

B、年轻患者受益最大

C、采用电子线、X切线野、组织间插植3种方式补量,肿瘤局部控制率和乳腺美容效果相仿

D、总剂量为DT 10~16 Gy

E、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通过增加总剂量,可以达到与手术切缘阴性患者相同的治疗效果

F、与不予瘤床补量的患者相比,予瘤床补量的患者的美容效果要差,但可以接受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肿物1年余”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肿物,约3 cm×3 cm,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无须检查A、乳腺B型超声

B、乳腺钼靶X线片

C、乳腺CT(平扫)

D、乳腺MRI

E、乳腺肿物穿刺活检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A、乳腺B型超声

B、乳腺钼靶X线片

C、乳腺CT(平扫)

D、乳腺MRI

E、乳腺肿物穿刺活检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女,35岁,因“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2周”来诊。查体:左乳内上象限距乳头4 cm处触及2 cm×2 cm肿物,质硬,活动,乳腺皮肤正常;双腋窝和双侧锁骨上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乳钼靶X线片:左乳内上象限肿物,恶性倾向。左侧乳腺肿物细针穿刺活检:癌。胸部、腹部CT和骨扫描未见转移。诊断:左侧乳腺癌。关于患者的手术治疗,叙述正确的有A、可予保乳手术治疗

B、处理腋窝时,可以做前哨淋巴结活检,如阴性,不必行腋淋巴结清扫术

C、处理腋窝时,可以做前哨淋巴结活检,如阳性,须行腋淋巴结清扫术

D、腋淋巴结清扫时,予Ⅰ水平清扫即可

E、腋淋巴结清扫时,必须行Ⅰ、Ⅱ、Ⅲ水平清扫

F、原发肿瘤很小,可以不必取切缘送病理检测

下一步治疗应包括(提示 该患者行左侧乳腺肿瘤扩大切除+左侧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Ⅱ级,2.0 cm×2.0 cm×1.5 cm,切缘阴性,ER(+++),PR(++),HER-2(-),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0/2。)A、全乳腺切除术

B、腋淋巴结清扫术

C、放射治疗

D、化学治疗

E、内分泌治疗

F、靶向治疗

关于放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提示 该患者拟行放射治疗。)A、放射治疗部位需要包括左侧全乳腺

B、可采用部分乳腺放射治疗

C、放射治疗部位需要包括左侧锁骨上淋巴引流区

D、肿瘤原发部位在内象限,内乳淋巴引流区需要放射治疗

E、左侧内乳淋巴引流区是否放射治疗尚有争议

F、腋窝仅做前哨淋巴结活检,需要做腋窝放射治疗

文献报道,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假阴性率为A、0

B、<10%

C、10%~15%

D、15%~20%

E、20%~25%

F、25%~30%

G、30%~35%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个月”来诊。一般情况可,无基础疾病。查体:左乳肿物,4 cm×3 cm;左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固定融合。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首选治疗方式为A、手术治疗

B、新辅助治疗

C、放射治疗

D、内分泌治疗

E、靶向治疗

F、中药治疗

正确的后续靶向治疗是(提示 行TCH新辅助治疗6个周期(4个月)后,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仅见少量残存肿瘤细胞,Miller分级4级。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A、术后无须继续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

B、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9周

C、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6个月

D、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8个月

E、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12个月

F、术后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靶向治疗24个月

正确的后续内分泌治疗有A、不考虑内分泌治疗

B、单药三苯氧胺治疗

C、芳香化酶抑制药治疗

D、戈舍瑞林+芳香化酶抑制药辅助内分泌治疗

E、双侧卵巢切除或者戈舍瑞林治疗

F、双侧卵巢切除术+芳香化酶抑制药辅助内分泌治疗

正确的后续放射治疗是(提示 术后病理:腋淋巴结未见转移癌。)A、无须放射治疗

B、左胸壁放射治疗

C、左侧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

D、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下区放射治疗

E、左侧锁骨上、下区+左侧腋窝放射治疗

F、左侧胸壁+左侧锁骨上、下区+左侧腋窝放射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女,50岁,因“左乳肿物伴皮肤溃疡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外上象限4 cm×4 cm×3 cm肿物,伴皮肤溃疡;左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融合固定。乳腺肿物粗针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Ⅱ级;ER(-),PR(-),HER-2(+)。腋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其他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左侧乳腺癌。其临床分期为A、T2N1M0

B、T2N2M0

C、T4N1M0

D、T4N2M0

E、T4N3M0

治疗首选A、新辅助化学治疗

B、新辅助放射治疗

C、新辅助靶向治疗

D、保乳术

E、改良根治术

经6个周期新辅助化学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乳腺未见癌细胞,腋淋巴结转移0/26。下一步处理应为A、定期随访

B、追加6个周期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内分泌治疗

E、靶向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