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性,发热月余,在当地按伤寒治疗热退一周,入院前又开始发热。体温39.5℃,肝在肋下1cm,压痛(±)。白细胞计数1.2×109/L,尿蛋白(++),“H”1:30,“O”1:640,SGFT300单位,HbsAg(-)此时宜用()

A.氨基青霉素

B.氯霉素加保肝药

C.激素加氯霉素

D.输液加红霉素

E.复方新诺明加保肝药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男性,发热月余,在当地按伤寒治疗热退一周,入院前又开始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性,发热月余,在当地按伤寒治疗热退一周,入院前又开始发热。体温39.5℃,肝在肋下1cm,压痛(±)。白细胞计数1.23109/L,尿蛋白(++),“H”1:30,“O”1:640,SGFT300单位,HbsAg(-)此时宜用

A:氨基青霉素

B:氯霉素加保肝药

C:激素加氯霉素

D:输液加红霉素

E:复方新诺明加保肝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女孩,8岁。因发热10d,纳差,腹胀,大便每天1~2次,经当地治疗热不退转来。病前经常在当地河中游泳。体检:体温39.2℃,神志清,表情淡漠,胸背皮肤有散在性7~8个玫瑰色斑丘疹,压之退色,心、肺无异常,腹软,略胀,肝肋下3cm,脾肋下3.5cm。入院后血培养有伤寒沙门菌生长。伤寒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主要部位为A、肝、脾、淋巴结

B、直肠与乙状结肠

C、空肠及十二指肠降段

D、回盲瓣处

E、胆囊

伤寒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A、潜伏期末

B、起病后2~4周

C、恢复期可持续排菌4~6周

D、健康带菌者

E、潜伏期和持续菌血症期

由于伤寒排菌时间较长,伤寒患者的隔离期应为A、抗生素治疗后2周,连续送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B、抗生素治疗3周后,连续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C、抗生素治疗1周余,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D、抗生素治疗后1周内,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E、抗生素治疗,停药1周后,每周作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为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2005年9月17日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OB”(-),血象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每日10mg静脉滴注两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2支/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每天20mg静滴。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

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

体查:体温38.5℃,脉搏20次/分,呼吸20次/分,BP80/50mmHg发育正常,急重病容,面色苍白,颈软,心律齐,无杂音,心率120次/分,肺部清晰,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1.5cm,右下腹部压痛,无腹水征,脊柱四肢无畸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1995年9月17日急症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5℃,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外周血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B”(-),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注,2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16万U/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又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20mg/d静滴。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女,23岁,7月5日出现周身不适,畏寒,轻度发热,食欲减退。6天后体温达40℃,腹胀,口苦,表情淡漠。于7月13日入院时T39.5℃,脉搏80次/分,胸腹部皮肤出现淡红色丘疹,肝脾轻度肿大,白细胞3.6乘以十的九次方/L,中性粒细胞减少,尿蛋白(+)。首先考虑为何种病A、急性肾炎

B、重症感冒

C、伤寒副伤寒

D、流行性脑膜炎

E、流行性出血热

进一步确诊依赖主要为A、分析整理出典型特点

B、了解流行病学资料

C、肥达反应阳性

D、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E、氯霉素试验性治疗有效

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是A、持续高热1周以上

B、相对缓脉

C、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D、白细胞总数相对低下

E、以上均是

首选治疗为A、氯霉素

B、喹诺酮类药物

C、氨苄青霉素

D、痢特灵

E、头孢菌素类

预防伤寒哪项最重要A、隔离治疗患者

B、做好"三管一灭",切断传播途径

C、注射疫苗

D、搞好个人卫生

E、注射免疫球蛋白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女,21岁,某高校学生,恶心、呕吐、腹痛3天入院。

病人3天前突起畏寒、发热,全身乏力,体温39℃,自服“板蓝根”等药,第2天热退,出现恶心、呕吐,每天10余次,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无咖啡色样物。同时伴有腹泻、腹痛,大便黄色,为稀水样便,无脓血,每天4次。病后几乎未进食,小便浓茶样。

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国庆”期间曾与同学外出旅游2天。

查体:T37℃,P70次/分,R24次/分,BP120/70mmHg;急性病容,巩膜轻度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肋下2cm,质软,轻触痛,脾未及,肠鸣音正常。

血常规:Hb135g/L,WBC8.5×109/L,N0.55,L0.45,PLT185×109/L。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23岁,8月16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6.8×109/L,N0.64,L0.36,RBC3.2×1012/L,Hb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伤寒

B. 乙脑

C. 败血症

D. 疟疾(间日疟)

E. 急性血吸虫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男,23岁,8月16日入院。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WBC6.8×10/L,N0.64,L0.36,RBC3.2×10/L,Hb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 伤寒

B. 乙脑

C. 败血症

D. 疟疾(间日疟)

E. 急性血吸虫病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女性,56岁,农民。于2005年7月10日入院。持续发热10天。体温39.8℃,头痛、畏寒、食欲减退、腹泻。体检:巩膜轻度黄染,右下腹轻度压痛。肝肋下2cm。质软,无压痛。脾肋下1cm。血白细胞4.0×109/L,血TBil20.5μmol/L。ALT90U/L,HBsAg(-)。肥达反应:"O"1:80,"H"1:160。诊断为

A、急性黄疸性肝炎

B、疟疾

C、伤寒

D、钩端螺旋体

E、阿米巴肝脓肿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