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开炉时,煤气中CO及H2含量很高,易发生爆炸,加上初期风量小,炉料不能正常下降,常发生悬料、崩料现象,故开炉初期的煤气一般都放散掉。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开炉时,煤气中CO及H2含量很高,易发生爆炸,加上初期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1995年8月,当“亚洲通信卫星2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也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都是由空间天气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空间环境中,有时呈现这种情景——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高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100万吨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

灾害性空间天气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控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害等灾害性事件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有关。

为了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灾变规律,避免或减轻灾害性空间天气可能给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和损失,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模式、预报、效应、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学科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应用卫星、载人火箭、空间站以及地面技术系统的安全运行与剧烈变化的空间环境关系越来越密切,空间天气学就越发显得重要。我们相信,明天的空间天气预报也会像今天常规天气预报那样,为我国的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文章,对“灾害性空间天气”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活动引发的使通信卫星发生爆炸的高空切变风

B.太阳活动引发的可影响和危及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状态

C.太阳自身能量输出时引发的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D.太阳把大量带电物质高速抛向地球时发生的太阳风暴

对“灾害性空间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

B.高速把大量带电物质抛向地球的太阳风暴

C.能量极大的太阳耀斑的爆发

D.太阳这一天体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

根据文意,对“空间天气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空间天气学在不久的明天,将能为改善空间环境,为我国的建设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说明了空间天气学的长远意义

B.综合与集成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模式、预报、效应、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是空间天气学的功能

C.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剧烈变化的空间环境关系的日趋密切,说明了建立空间天气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变化规律,避免或减轻灾难性空间天气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建立空间天气学的目的

对本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灾害性空间天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必然导致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

B.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能引起地球高能带电离子增至3~5个量级,从而引发灾害

C.灾害性空间天气可导致卫星失控或坠落,据统计,有40%的卫星发生故障与灾害性空间天气有关

D.在一般情况下,空间天气并不对人类活动造成灾害,但是,它具有突变性特征,因此,有时会造成突发性灾害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8月,当“亚洲通信卫星2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也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都是由空间天气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2空间环境中,有时呈现这种情景——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能把百万吨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高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100万吨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 根据文章,对“灾害性空间天气”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太阳自身能量输出时引发的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B.太阳活动引发的使通信卫星发生爆炸的高空切变风。

C.太阳把大量带电物质高速抛向地球时发生的太阳风暴。

D.太阳活动引发的可影响和危及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状态。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995年8月,“亚洲通信卫星2号”升空不久后.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也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都是由空间天气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空间环境中,有时呈现这种情景一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千米的高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l00万吨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

灾害性空间天气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控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害等灾害性事件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有关。

为了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灾变规律,避免或减轻灾害性空间天气可能给人类活动带来的灾害和损失,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模式、预报、效应、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学科应运而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应用卫星、载人火箭、空间站以及地面技术系统的安全运行与剧烈变化的空间环境关系越来越密切,空间天气学就越发显得重要。我们相信,明天的空间天气预报也会像今天常规天气预报那样,为我国的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9.对“灾害性空间天气”形成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

B.高速把大量带电物质抛向地球的太阳风暴

C.能量极大的太阳耀斑的爆发

D.太阳这一天体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

根据文意,对“空间天气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空间天气学在不久的明天,将能为改善空间环境,为我国的建设和科学发展作出贡献,说明了空间天气学的长远意义

B.综合与集成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模式、预报、效应、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是空间天气学的功能

C.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剧烈变化的空间环境关系的日趋密切,说明了建立空间天气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研究和预报空间天气变化规律,避免或减轻灾难性空间天气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建立空间天气学的目的

根据文章,对“灾害性空问天气”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活动引发的使通信卫星发生爆炸的高空切变风

B.太阳活动引发的可影响和危及人类活动的空间环境状态

C.太阳自身能量输出时引发的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的强烈扰动

D.太阳把大量带电物质高速抛向地球时发生的太阳风暴

对本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理解无误的一项是()A.灾害性空间天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尤其必然导致心血管等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

B.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能引起地球高能带电离子增至3~5个量级,从而引发灾害

C.灾害性空间天气可导致卫星失控或坠落,据统计,有40%的卫星发生故障与灾害性空间天气有关

D.在一般情况下,空间天气并不对人类活动造成灾害,但是,它具有突变性特征,因此,有时会造成突发性灾害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0×年×月×日12时10分,某市新生煤矿南店非法矿井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包括1名重伤人员因医治无效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07万元。

南店非法矿井“11.11”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南店非法矿井2号作业巷无风作业,导致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界限;煤电钻电缆短路产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煤尘参与了爆炸。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南店非法矿井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及营业执照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而且该井没有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责任制,没有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瓦斯检查员和放炮员,在工作面微风、无风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作业;新生煤矿明知南店矿井属于非法矿井,仍擅自决定将该井转让他人经营,允许该井以新生煤矿的名义进行生产;某市煤炭工业局没有对新生煤矿的南店矿井进行过检查,在该市地方煤矿专项治理整顿复查验收中把关不严,致使新生煤矿通过了验收;该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明知没有对新生煤矿进行现场检查和实测,仍然同意该矿通过专项治理整顿验收;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没有认真吸取某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平煤矿“10.20”事故教训,在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活动中,没有及时发现南店矿井在大平煤矿“10.20”事故后仍然非法生产的问题。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煤矿煤尘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2.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3.防止煤尘爆炸传播技术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0×年×月×日20点30分,某煤矿四采区41114机巷发生一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事故波及整个四采区,造成162人死亡,37人受伤,其中重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 1227.22万元。

某煤矿1974年投人生产,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吨,1999年实际产量63.3万吨。矿井为平硐上、下山开拓,抽出式通风。

1999年矿井瓦斯的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省煤炭工业局审批意见为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是16.63m3/t.d,绝对瓦斯涌出量是29.93m3/min,自然发火期为7~9个月,煤尘爆炸指数为27%~36%,具有爆炸性,11号煤层的瓦斯含量是15.78m3/t,最大瓦斯压力是16.3kg/cm2。矿井通风状况为:矿井需要风量4510m3/min,实际风量5078m3/min,矿井负压1930Pa,最大风量流程8040m。

井田采用走向平硐开拓。划分为一个水平,即+1800水平,水平内分8个采区,为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现开采的是第四采区下山部分。主要可采煤层为3号、7号和11号。四采区为3条集中下山开拓,其中:轨道下山和通风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在采区的西冀共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41112综采工作面、41114高档工作面)、一个综采准备工作面和6个掘进工作面(41116轨巷、41116切眼、41118轨巷、四采区通风行人下山及联络巷)。

事故经过:

事故当班井下共出勤244人,主要是41112综采面和41114高档面的生产、41114综采准备工作面的安装和6个掘进工作面的掘进及维修。

20点41116轨巷开始排放瓦斯,20点38分,井下汇报+1740车场有一股黑烟冲出来,烟雾很大。矿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井下作业人员撤出,通知救护队并组织人员下井探险和抢救幸存者,同时向矿领导、矿务局调度汇报。

21点15分大湾矿救护队到达某煤矿,下井抢险。由于事故波及范围广,破坏严重,为加强抢救工作,抢险指挥部先后调来6个救护中队160名队员,大湾矿、王家寨矿480名职工和某矿578名职工参加抢险,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

事故原因:

据现场勘查和分析,这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41116轨巷掘进工作面因停电造成瓦斯积聚,在排放瓦斯过程中,41114机巷的4台局部通风机同时运行,且 41116轨巷因积水回风不畅,造成41114机巷局部通风机以里部分巷道内风流不稳定,产生循环风,致使在41114机巷中第4联络巷附近巷道内的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现场人员违章拆卸矿灯引起火花,造成瓦斯爆炸,煤尘参与爆炸。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中的特大安全事故包括哪些?

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守的原则是什么?

3.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矿山救护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年×月×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0.17km2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1.基本情况

该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由×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长管输线输送到该油库后,由×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该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2.事故经过

×月×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该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m、温度为150~300℃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m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三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油港烧去。大火殃及××化工进出口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海湾。大约600t油水在海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该海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经过6天5夜浴血奋战,灭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为吸取事故教训,应采取防范措施如下:

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包括对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术、高技术,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联防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订必要的消防、抢救、疏散、撤离的安全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事故指挥中心应该设在( )。

A.事故现场的下风向

B.事故现场的上风向

C.远离事故现场

D.事故现场的地下洞室

E.事故现场的制高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年×月×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0.17km2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1.基本情况

该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由×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长管输线输送到该油库后,由×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该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2.事故经过

×月×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该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m、温度为150~300℃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m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三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油港烧去。大火殃及××化工进出口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海湾。大约600t油水在海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该海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经过6天5夜浴血奋战,灭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为吸取事故教训,应采取防范措施如下:

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包括对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术、高技术,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联防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订必要的消防、抢救、疏散、撤离的安全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在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事故指挥中心应该设在( )。

A.事故现场的下风向

B.事故现场的上风向

C.远离事故现场

D.事故现场的地下洞室

E.事故现场的制高点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A.总则

B.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C.预警和预防机制

D.应急响应

E.后期处置

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A.检修计划

B.紧急救援纲领

C.事故模拟系统

D.紧急避险指导书

E.应急预案

基本应急培训是指对参与应急行动所有相关人员进行的最低程度的应急培训,要求应急人员了解和掌握( )等基本操作。A.如何识别危险

B.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C.如何启动紧急情况警报系统

D.如何安全疏散人群

E.如何统计事故损失大小

应急演习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A.基础训练

B.专业训练

C.体能训练

D.战术训练

E.自选科目训练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启动应急预案后,用人单位应立即报告( )。A.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B.当地人民政府

C.当地环境保护部门

D.当地质检部门

E.当地公安部门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是( )。A.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

B.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

C.预案编制

D.预案评审与发布

E.预案的实施

应急培训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 )。A.快速抢险堵源

B.及时营救伤员

C.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

D.有效消除危害后果

E.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J煤矿为井工,生产能力120万ta,共有员工1200人。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矿井具有煤与瓦斯突出意险,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层有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4~6个月,矿正常浙水量40m3h。

J煤矿采用机颜透风,主通风机为2台轴流对旋式风机:采用3级提升绞车串车提升,大巷采用矿用防爆型架线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采用双回路供电,井下供电电压等为60V和127V: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垮落法管理顶板。

J煤矿证照齐全,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50人,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5人。但该矿未按相关要求,将矿井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

J煤矿l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采用风钻打眼、炸药爆破、矿车排矸方式掘进。2017年9月5日22时10分,该据进工作面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由于进风系统和回风系统之间反向风门未正常开启,高浓度瓦斯快速逆向进入新鲜风流中。5分钟后,临近的Ⅱ、Ⅲ采区瓦斯浓度相继超限报警,采区安全员迅速带领附近作业人员撤离,但直到2时45分,才向J煤矿调度室报告。煤矿值班调度员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马上报告矿长,并安排通风科和安监科查明情况。22时55分,进入新鲜风流的高浓度瓦斯遇架线电机车产生的电火花发生爆炸,冲击波迅速传播至矿井其他区域,最终导致井下作业人员14人死亡、32人受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列出采区3102煤层掘进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2.分析J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说明矿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4.简述J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内容。

5.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简述J煤矿注册安全工程师应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2000年11月5日,吉林省辽源矿务局西安煤矿四区小井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1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27.2万元。

[矿井概况]

发生事故的矿井是隶属于辽源矿务局西安煤矿的矿办小井,是西安煤矿四区的生产区域。该小井生产系统独立,1980年建设,1981年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3万吨。工业储量90万吨,可采储量70万吨,现已开采19年,剩余可采储量7万吨。现有职工165人。 1999年实际出煤3.3万吨,2000年1~10月份实际出煤2.4万吨。

该小井位于辽源煤田东侧,其开采水平上限150m,下限-42m,现开采到-12m水平。开拓方式为片盘斜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总人风量为532立方米/分,总排风568立方米/分。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立方米/分,相对瓦斯涌出量为6.81立方米/吨,属低沼气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48.8%。

该小井采用非正规巷道后退落垛式采煤方法,目前只有一个沿-12水平走向布置的巷道在落垛采煤,原走向长度230米,已回采50米,现剩180米,煤层倾角75~85度,煤层平均厚度5~7米。落垛工作面采用11kW局扇通风,风简直径为385毫米,通风距离 220米。

[事故简要经过及抢险救灾过程]

11月5日上午9时10分入井33人,有区长1人,生产区长1人,段干部1人。分两组作业,一组在一42水平岩石巷道掘进,另一组在-12水平工作面采煤。10时50分,井上翻车工郭昌、付利华听到一声响后,发现井口门往外冒烟,立即向副区长董克香汇报。区里马上向局矿逐级汇报了该小井发生的这起瓦斯爆炸事故,辽源矿务局及西安矿领导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

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王国发对事故抢险救灾处理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副省长李介车、副秘书长刘仰义亲自带领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监察一司副司长付建华、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省总工会、辽源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同志,迅速赶到现场,帮助指挥抢救工作。李介车副省长亲自主持研究了事故抢救方案,对恢复灾区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运输系统以及处理巷道冒顶提出了四条具体意见,按照领导的要求,事故抢险指挥部采取措施,于5日17时开始先后恢复了全井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和运输系统,探险救人,迅速抢救出灾区2名受伤人员和13名遇难者。后期集中力量恢复处理灾区冒落巷道110米,于22日16时40分将另外18名遇难者全部找到,抢救工作结束。

[事故直接原因]

矿井通风方式由抽出式改为压入式,采空区瓦斯被压出,工作面局部通风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工作面放炮引燃瓦斯,造成瓦斯爆炸。

1.瓦斯积聚原因分析:调查认定该小井虽为低沼气矿井,但工作面采空区滞留大量瓦斯。11月1日将矿井通风方式由抽出式改为压入式,使采空区瓦斯被压出,加之工作面局部通风风量不足,造成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

2.火源分析:经勘察认为这起事故是由于放炮产生火焰引起瓦斯爆炸。其理由是:经勘察该工作面无自然发火,在遇难人员中未发现带烟、带火,电气设备及矿灯均不失爆,可排除上述引爆火源;而在工作面作业的16名遇难人员全部集中躲避在距工作面36.5米的巷道拐弯处,靠工作面最前面的遇难者是放炮员,放炮器就在其身边,处于起爆状态,放炮母线从工作面沿巷道悬挂,可认定放炮时引发了瓦斯爆炸。

[事故间接原因]

1.局、矿领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存在差距,未能把安全摆在首位来抓,重视大井的安全,忽视了小井的安全,尤其是在生产旺季,制定奖罚办法,未与安全挂钩,安全保证措施不到位,现场管理不到位。

2.局、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没有做到分兵把口、各负其责,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局、矿业务保安部门对矿办小井安全抓得不紧不严,不能完全尽到业务保安责任。

3.采煤方法不合理,采用非正规采法且现场管理不力。在未掘上行风道的情况下,对采空区瓦斯积聚和溢出未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采区设计阶段高过高,回采时又随意加大,增加了瓦斯管理的难度。

乙矿井通风瓦斯管理不到位。未认真执行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未能做到专人专孔专职专责,保证不了正常瓦斯检查。工作面局部通风管理不善,出口风量不足。该井无采暖设施,导致一年改两次风,加大了通风瓦斯管理的难度。

5.有关人员规程措施观念淡薄,贯彻执行不认真。改压入式通风措施未按规定及时审批。在局未批改风措施的情况下,小井擅自改变通风方式。改风后未按局规定使用乳化炸药。

6.局、矿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职工素质低,未能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和群安网员的安全监督检查作用。

[防范措施]

1.各级干部要切实强化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组织职工深入开展好安全思想整风和安全生产整顿活动,认真解决在安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做好安全工作。

2.把“一通三防”作为安全生产的重点来抓,严格执行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以风定产”原则。非正规巷道采煤必须沿顶板送上行风道,构成负压通风系统,否则不许回采。

3.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分兵把口,各负其责。各业务保安部门的业务保安责任制必须体现在具体工作措施,帮助基层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上。

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检查和抽查力度。做到24小时有干部在井下现场真抓实干严管,认真贯彻执行规程措施,局、矿领导要坚持深入井下,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三违”,及时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5.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职工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能力。

1.该事故调查组应由谁组织成立?

2.该事故的调查应该按哪些规定执行?

3.事故调查组在现场的处理至少应做到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