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诊断包括哪些?()

A.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脑脊液(CS

B.炎性改变。

C.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或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脑脊液恢复正常。

D.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多

E. 发热、咳嗽、流涕

F. 脑脊液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IgM达诊断标准,或IgG呈4倍升高,或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细菌性脑膜炎、脑室炎诊断包括哪些?()”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化脓性脑膜炎并发脑室管膜炎的临床特点是()

A、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且诊断治疗不彻底的婴儿

B、发热持续不退、惊厥频繁

C、前囟饱满

D、头颅CT示脑室稍扩大

E、侧脑室穿刺CSF异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儿2个月,因发热、呕吐3天,惊厥2次入院,脑脊液结果支持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此病常见病因病原菌为A、脑膜炎双球菌

B、大肠杆菌

C、肺炎链球菌

D、流感杆菌

E、副流感杆菌

此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A、脑积水

B、硬脑膜下积液

C、脑疝

D、肺部感染

E、脑室管膜炎

患儿继而出现一侧瞳孔扩大四肢肌张力增高,该患儿有可能出现哪种情况A、脑积水

B、硬脑膜下积液

C、脑疝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室管膜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儿男,2岁,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患儿渐呈昏迷状态,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该患儿可能并发了A、硬脑膜下积液

B、脑疝

C、脑积水

D、脑室管膜炎

E、脑神经损伤

应采取的措施是A、应按抗生素血药浓度周期给药

B、脱水药应在30 min内进入体内

C、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积水发生

D、保持血浆中药物的浓度,降低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E、少量多餐,4~6次/d,防止胃反流

此期间的护理措施除外A、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B、翻身时用力拖、拉,保持平衡

C、治疗及护理工作应相对集中

D、患儿肢体在功能位

E、防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经3周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脑脊液检查正常,对其家长健康指导的重点是A、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

B、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C、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

D、绝对卧床休息

E、乙醇溶液擦浴,1次/d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儿,男,2岁,入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患儿渐呈昏迷状态,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该患儿可能并发了A、硬脑膜下积液

B、脑疝

C、脑积水

D、脑室管膜炎

E、脑神经损伤

应采取的措施是A、应按抗生素血药浓度周期给药

B、脱水药应在30分钟内进入体内

C、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积水发生

D、保持血浆中药物的浓度,降低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E、少量多餐,4~6次/天,防止胃反流

此期间的护理措施除外A、预防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B、翻身时用力拖、拉,保持平衡

C、治疗及护理工作应相对集中

D、患儿肢体在功能位

E、防止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

经3周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脑脊液检查正常,对其家长健康指导的重点是A、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

B、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C、积极进行各种功能训练

D、绝对卧床休息

E、乙醇溶液擦浴,1次/天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男,35岁。头痛伴视物模糊3个月,偶伴抽搐,曾在大便中发现带状节片。最可能的诊断是A、隐球菌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脑肿瘤

E、脑囊尾蚴病

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A、头颅X线片

B、腰穿脑脊液检查

C、脑室造影

D、脑电图检查

E、头颅MRI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岁婴儿,病前生长发育正常。2个月前因发热伴反复惊厥被当地医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CSF培养获肺炎球菌,经抗生素治疗1周热退停药,精神恢复,牵手走出院。近半月来,时有呕吐,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一半,不愿再站立。体检头围48cm,前囟隆起,颅缝分离,双Babinski征阳性。头颅MRI显示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患儿当前最可能的诊断应是A、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未愈

B、慢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并发脑脓肿

E、并发脑积水

造成本病例侧脑室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炎症对侧脑室壁严重破坏

B、炎症刺激下脑脊液异常分泌增多

C、脑室中脑脊液流出通道阻塞

D、脑脓肿压迫脑脊液流出通道造成堵塞

E、脑膜炎后广泛性脑萎缩

造成此种严重结果的关键原因是A、前期治疗中未使用皮质激素以致造成组织纤维蛋白粘连

B、合并有其他致病菌脑膜炎(即双重感染)

C、2个月前肺炎球菌脑膜炎抗生素疗程太短,治疗不彻底

D、对所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E、病前已有先天性脑积水

该患儿静脉注射的抗生素疗程应为A、21天以上

B、14~21天

C、7~10天

D、10~14天

E、体温降至正常后4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男性,47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来诊。行“左额叶挫伤脑组织清除+去骨减压”术。术后3周,患者意识障碍加重,有抽搐症状。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0/84mmHg(1mmHg=0.133kPa),浅昏迷。CT示“急性脑积水”,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流出黄色脑脊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血白细胞18.4×10/L,中性粒细胞0.92,脑脊液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患者外伤史、手术史、血常规和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为化脓性脑膜炎,该患者的主要病原菌包括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肠球菌属

D、肠杆菌科

E、铜绿假单胞菌

F、念珠菌属等真菌

G、表葡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H、军团菌

I、衣原体

J、支原体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包括A、尽早进行脑脊液病原学检查,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按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治疗

B、选药时须考虑脑脊液药物浓度

C、根据病原菌既可以选择杀菌剂也可以选择抑菌剂

D、为防止不良反应,应给予最小剂量

E、疗程内应静脉给药

F、经验治疗应根据推测的致病菌给药

G、疗程宜充足,一般10~14日

H、可短期给予糖皮质激素

提示患者的脑脊液培养提示为铜绿假单胞菌。较适宜选用的抗菌药物为A、青霉素

B、头孢曲松

C、氨苄西林+庆大霉素

D、利奈唑胺

E、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F、美洛培南

G、亚胺培南

H、万古霉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2小时前打麻将时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胃内容物2次,随后右侧肢体抽动,持续5分钟后缓解,由家人送来急诊,由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心脏病,糖尿病史。入院查体:BP180/100mmHg,HR68次/分,律齐,神志清,痛苦面容,检查能配合,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Ⅴ度,病理征未引出,颈强直,双侧Kerning征(+)。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A、脑出血

B、脑室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化脓性脑膜炎

E、病毒性脑炎

F、脑肿瘤卒中

G、脑栓塞

H、高血压性脑病

首选检查A、头CT

B、腰穿

C、DSA

D、TCD

E、脑电图

F、头MRI

G、心电图

H、诱发电位

该病的病因包括 提示:患者作头CT示脑蛛网膜下腔积血,明确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A、粟粒样动脉瘤

B、动静脉畸形

C、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

D、梭形动脉瘤

E、颅内肿瘤

F、脑血管炎

G、血液病

H、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该病的病因、病理特点:A、大部分动脉瘤位于前循环,多为单发

B、多发动脉瘤多位于两侧相同的血管

C、动脉瘤破裂频率最多的是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

D、动静脉畸形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

E、动静脉畸形常见于大脑前动脉分布区

F、大部分是粟粒样动脉瘤

G、大部分是梭形动脉瘤

H、蛛网膜呈无菌性炎症反应

该病常见的并发症A、再出血

B、脑血管痉挛

C、扩展至脑实质内出血

D、急性脑积水

E、急性脑积水

F、癫痫发作

G、肺部感染

H、消化道出血

该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措施是:A、绝对卧床,保持安静,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增高的诱因

B、可用20%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脱水治疗

C、可使用抗纤溶药物防止再出血

D、可应用钙通道拮抗剂

E、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

F、使用多巴胺升高血压防止血管痉挛

G、应用抗癫痫药物

H、限制液体1000ml/天

作DSA检查,示大脑中动脉瘤,根据Hunt和Hess临床分级,该患者是:A、0级

B、Ⅰ级

C、Ⅱ级

D、Ⅲ级

E、Ⅳa级

F、Ⅳb级

G、Ⅴa级

H、Ⅴb级

目前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哪些因素有关:A、神经因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B、血液从动脉瘤破口冲出的机械刺激

C、5-羟色胺系统

D、儿茶酚胺

E、血管紧张素

F、红细胞分解产物

G、炎性和免疫反应

H、平滑肌细胞的钙超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男,35岁。头痛伴视物模糊3个月,偶伴抽搐。曾在大便中发现带状节片。最可能的诊断是A、隐球菌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脑肿瘤

E、脑囊尾蚴病

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A、头颅X线片

B、腰穿脑脊液检查

C、脑室造影

D、脑电图检查

E、头颅MRI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儿女性,4个月。因“发热、抽搐2天,意识不清1天”入院。查体:体温38.7℃,脉搏132次/分,呼吸42次/分,前囟隆起紧张,失去正常搏动,颈抵抗不明显,Brudzinski征可疑阳性,心肺未见异常。脑脊液检查结果:外观浑浊,白细胞数1.62×10/L,蛋白900mg/L,糖2.24mmol/L,氯化物100mmol/L,入院诊断考虑“化脓性脑膜炎、急性颅内压增高”。正常儿童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持续超过( )A、50mmHO

B、60mmHO

C、70mmHO

D、80mmHO

E、90mmHO

F、100mmHO

腰椎穿刺术后应注意的问题是( )A、去枕平卧4~6小时

B、观察穿刺点感染情况

C、穿刺点1周内勿沾湿

D、出现低压性头痛者,应平卧,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E、观察有无脑疝发生

F、腰背下垫一薄枕,以防止穿刺后腰背部不适

[提示]入院第3天,患儿出现重度昏迷,一切反射消失,急诊行侧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手术进行顺利,术毕返回病房。术后脑脊液引流管护理的注意事项是( )A、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

B、注意控制引流速度每分钟2~3滴

C、引流管妥善固定,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

D、若怀疑引流管被小凝血块阻塞,可用淡肝素冲洗

E、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5~7天

F、更换引流袋(瓶)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患儿头置冰帽降温,应维持的合适体温范围是( )A、32~33℃

B、32~34℃

C、32~35℃

D、33~34℃

E、33~35℃

F、31~33℃

[提示]入院第15天,患儿颅内压基本降至正常,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得到控制,吃奶好,准备出院。对患儿家长进行出院指导的重点内容是( )A、保持大便通畅

B、保持安静,避免激惹,营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C、头肩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D、加强户外活动

E、定时预防接种

F、对患儿和家长给予心理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