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踏勘阶段岩溶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B.初测阶段岩溶地区条件复杂的大中桥,每个工点的控制性钻孔不应少于3孔
C.初测阶段宜对与线路有关的暗河、大型溶洞、岩溶泉进行连通试验
D.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岩溶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提出施工阶段需进行岩溶勘察的地段和工作内容

A.踏勘阶段岩溶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B.初测阶段岩溶地区条件复杂的大中桥,每个工点的控制性钻孔不应少于3孔
C.初测阶段宜对与线路有关的暗河、大型溶洞、岩溶泉进行连通试验
D.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岩溶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提出施工阶段需进行岩溶勘察的地段和工作内容
第1题
A.踏勘阶段泥石流勘察应以收集资料为主
B.泥石流地区初测阶段编制综合资料时,对详细工程地质图宜采用1:2000~1:5000比例尺,并应标明泥石流范围界线
C.定测阶段泥石流的测试应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测试项目
D.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除应阐明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外,尚应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
第2题
A.地震区地质调绘前应搜集活动断裂、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地震破坏变形的历史资料
B.地震区进行可液化土勘察时,测试孔间距不宜大于100m
C.地震区场地评价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g的地区,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型
D.踏勘阶段地震区资料编制时,应在工程地质说明中阐述沿线地震动参数的划分情况及划分依据、方案比选意见及对下阶段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第3题
A.踏勘阶段人为坑洞地区勘察应以收集资料及调查为主
B.对控制和影响线路方案的人为坑洞勘探时应以钻探为主,查明人为坑洞的特性与稳定性
C.初测阶段编制人为坑洞的工点资料时,工程地质图的比例尺应选用1:2000~1:5000
D.定测阶段人为坑洞地质调绘的重点之一是确切查明小型坑洞的空间位置与稳定性
第4题
A.踏勘阶段崩塌勘察应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大型危岩的类型、规模和成因
B.踏勘时宜绘制1:50000~1:200000的地质图,并应标明崩塌体界线、裂隙位置、地下水露头等
C.宜结合工程需要对崩塌进行勘探与测试,必要时进行变形观测
D.在定测勘察报告中,应阐明崩塌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
第5题
A.踏勘阶段泥石流勘察应以搜集资料为主
B.定测阶段泥石流的测试应根据工程设计需要确定测试项目
C.定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除应阐明泥石流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处理原则外,尚应提出下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
D.泥石流地区初测阶段编制综合资料时,对详细工程地质图宜采用1:2000~ 1: 5000比例尺,并应标明泥石流范围界线
第6题
B . 二、三级建筑边坡工程可与主体建筑勘察一并进行,但应满足边坡勘察的深度和要求
C . 大型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边坡宜分阶段勘察
D . 边坡工程均应进行施工勘察
第7题
A.水库库址勘察内容为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B.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40m,坝高小于70m时,应为1倍坝高
C.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分层取样试验
D.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步储量不宜小于设计量的2倍
第8题
A.水库库址勘察内容应包括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B.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40m,坝高小于70m时,应为1倍坝高
C.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取样试验
D.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查储量不宜小于设计需要量的2
第9题
A.在已选定的建筑场址上选择天然地基是建筑工程中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之一
B.工程地质勘察必须按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
C.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获取建筑场地及其有关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始资料和工程地质论证
D.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应注重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运用,无论是哪一个工程地质勘察阶段都应采用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10题
A.水库库址勘察内容为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
B.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40m,坝高小于70m时,应为1倍坝高
C.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分层取样试验
D.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查储量不宜小于设计需要量的2倍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