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为一座大型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面积5万m2,主厂房结构为三层钢结构,屋檐高 11m,柱

背景资料

某工程为一座大型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面积5万m2,主厂房结构为三层钢结构,屋檐高 11m,柱网间距为12m×16m,屋面采用双层彩色压型钢板,工期为180天。承包方为劳务分包公司,大中专毕业生占管理人员总数的52%,技工、高级技工占员工总数的44%。缺乏大型工程施工的经验。

问题

1.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项目经理部的质保部在施工中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3.施工项目经理部的解体应符合什么条件?

4.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与企业及主管部门的关系包括哪些?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背景资料 某工程为一座大型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面积5万m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背景资料 某室内隔断墙为防火墙,高5m,外贴釉面砖,采用通贯系列轻钢龙骨安装两道,石膏板横向铺设

背景资料

某室内隔断墙为防火墙,高5m,外贴釉面砖,采用通贯系列轻钢龙骨安装两道,石膏板横向铺设与沿顶、沿地龙骨固定,沿石膏板周边固定螺丝间距400mm,螺钉与板边缘的间距20~25mm,石膏板离地面10mm,在贴釉面砖之前,将板缝用嵌缝腻子嵌填密实,釉面砖在冬施时,在温水中浸泡1h晾干后用掺入不大于水泥质量20%的石灰膏的水泥砂浆镶贴。施工须分两段施工,每段施工自上而下进行。砖的排列两侧各有一行非整砖,电气面板处用非整砖拼凑镶贴。

问题

1. 在上述施工过程中,哪些做法是错误的,指出并改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监理单位对由某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程进行监理,施工单位与外地某水泥厂签订了水泥供应

背景资料

某监理单位对由某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程进行监理,施工单位与外地某水泥厂签订了水泥供应合同,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通知水泥厂将水泥运到施工现场,水泥厂于通知后的第 3天将按施工单位要求的水泥数量和质量运到施工现场,同时提交了《工程材料报审表》,但只附了一份水泥技术说明书。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对水泥进行检验,检验后出具了检验报告,检验报告经项目经理审查并确认合格后,水泥卸到了施工单位指定的位置。

问题

1.该批水泥是否可以进场?为什么?

2.不可进场的材料是指哪些?

3.监理工作师对水泥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是否合适?为什么?

4.检验报告经项目经理审查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应由谁审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背景 2009年某市一重点工程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公开招标。经资格预审后,确定A、B、C、D、E共5家施

工单位为合格投标人。招标人规定发放招标文件的开始时间为4月20日,截止时间为4月23日,并要求投标人在领取招标文件的同时递交投标保证金50万元,购买招标文件费1200元。A、B、C、D4家施工单位按时购买了招标文件,E单位发函放弃投标。 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时间为5月8日,投标有效期截止时间为6月20日。招标人分别安排各投标人踏勘现场,各投标人按时递交了投标文件,所有投标文件均有效。 评标办法规定,商务标权重60分(包括总报价20分、其他内容40分),技术标权重40分。总报价的评标方法是,评标基准价等于各有效投标总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下浮2个百分点。当投标人的投标总价等于评标基准价时得满分,投标总价每高于评标基准价1个百分点时扣2分,每低于评标基准价1个百分点时扣1分。 各投标人总报价见下表。除总报价之外的其他商务标和技术标指标评标得分见下表。评标工作于评标结束当天确定中标人。5月10日,招标人仅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了评标报告;5月16日,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6月i0日,双方签订了施工合同;5月25日,招标人将未中标结果通知给另两家投标人,并于6月20日将投标保证金退还给未中标人。 问题 (1)在该工程开标之前所进行的招标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请说明理由。 (2)列式计算各投标人的总得分,根据总得分的高低确定第一中标候选人。 (3)指出评标结束后招标人的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 某公司承接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内外墙及框架间墙采用GZI。保温砌块砌筑。目标成

本为305210.50元,实际成本为333560.40元,比目标成本超支了28349.90元,用因素分析法分析砌筑量、单价、损耗率等因素的变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程度,有关对比数据见下表。问题 (1)请简单陈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2)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 某市政府新建机关中心幼儿园,幼儿园最高处地上4层(首层层高4.2m),框架结构,整栋建筑呈“回”

背景 某市政府新建机关中心幼儿园,幼儿园最高处地上4层(首层层高4. 2m),框架结构,整栋建筑呈“回”字形,中间设计为封闭采光天井,天井屋面位于二层顶部,采用点支式夹层玻璃幕,最低处离地面高度7. 8m。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对人、物、管理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人的不安全因素有: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物的不安全状态有防护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管理不安全因素有对物的管理失误,包括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现场环境有缺陷、防护用品有缺陷等;对人的管理失误,包括教育、培训、指示和对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从噪声排放、粉尘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废水排放等方面着手进行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又根据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等情况对识别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三:项目部制定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其中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当做到围挡、大门、标牌标准化、材料码放整齐化(按照平面布置图确定的位置集中码放)、安全设施规范化、生活设施整洁化、职工行为文明化、工作生活秩序化。建筑工程施工要做到工完场清、施工不扰民、现场不扬尘、运输无遗洒、垃圾不乱弃,努力营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 问题 (1)事件一中,人、物、管理的不安全因素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2)事件二中,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还应包括哪些? (3)事件二中,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依据还应包括哪些? (4)事件三中,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应做到内容还应包括哪些? (5)事件三中,建筑工程施工要做到的工作还应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背景某建筑工程位于近郊区,建筑面积123000m2,混凝土现浇结构,筏板式基础,地下2层,地上15层,基础

埋深10.2m。工程所在地区地下水位于基底标高以上,从南流向北,施工单位的降水方案是在基坑南边布置单排轻型井点。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基坑进行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发现地基东南角有约250m2的软土区,监理工程师随即指令施工单位进行换填处理,换填级配碎石。 问题 (1)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家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2)发现基坑基底软土区后应按什么工作程序进行基底处理? (3)上述描述中,还有哪些是不符合规定的?并给出正确做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背景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主楼建筑面积29600㎡的,地上16层,地下1层,基础埋深4m,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

墙结构。附楼建筑面积5000㎡混合结构,地上3层。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附卷材防水,屋面采用卷材防水,室内采用涂料防水。土方开挖采用放坡 形式。预制桩地基,筏板基础。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了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监理单位认为原因是基坑开挖坡度不够。要求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 事件二:预制桩施工中桩身断裂。桩在沉人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人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桩人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采取的措施是在稳桩过程中及时纠正垂直,接桩时要保证上下桩在同一纵轴线上,接头处要严 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三:主楼地上一层楼板钢筋验收时,发现柱、板主筋错位,个别保护层不够。 项目部分析原因是钢筋未按照设计或翻样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防治措施是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四:一层电梯侧墙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现象。 项目部分析原因是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防治措施是:模板使用前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事件五:二层顶板发现混凝土收缩裂缝。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防治措施是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 问题 (1)事件一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2)事件二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3)事件三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4)事件四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5)事件五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 北方某市新建市民图书馆工程,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周圈为框架结构,核心筒为剪力墙体,该

图书馆地上12层,施工时核心筒部位进度提前周圈框架一层。 本工程剪力墙采用大钢模,框架部分模板体系采用覆膜多层板。结构施工期间正值秋季大风天气,风力达五级以上,对高处作业安全造成极大影响。考虑到工期紧张,仍继续进行结构施工。 为了抢工期,施工单位拟尽早拆除模板,进入后续施工,监理工程师以施工单位上报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中缺少模板拆除相关内容为由,不予批准。 问题 (1)风力达五级时,施工单位继续作业是否妥当?简述理由。 (2)简述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要点? (3)监理工程师做法是否妥当?并简述理由。 (4)简述模板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5)简述模板拆除的时机及拆除顺序和方法有何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背景 坑边6m处有一栋6层既有住宅楼。基坑土质状况从地面向下依次为: (1)杂填土0~2m; (2)粉质土2~5

m; (3)砂质土5~10m; (4)黏土10~12m。 上层滞水水位在地表以下5m(渗透系数为0.5m/d),地表下18m以内无承压水。基坑支护设计采用灌注桩加锚杆。施工前,建设单位为节约投资,指示更改设计,除南侧外其余三面均采用土钉墙支护,1:0.1放坡开挖。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北侧支护出现变形,但一直没有引起注意,最终导致北侧支护部分坍塌。事故调查中发现: (1)基坑工程为专业分包,施工总承包单位督促专业分包单位针对深基坑组织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指示基坑分包单位组织了专家论证,定稿后由总承包单位项目总工、总监理工程师签批后组织实施; (2)施工总承包单位及基坑分包单位均未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文件; (3)开挖过程中,由于现场场地狭小,同时在基坑顶堆放材料及设置加工场; (4)施工过程中,无有效降水措施,仅采用坑底明排,且时断时续; (5)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单位对深基坑作业相关人员仅有安全检查记录,无交底记录及培训教育纪录等其他记录资料。总承包单位认为均应由专业分包单位完成。 问题 (1)本工程基坑最小降水深度应为多少?降水宜采用何种方式? (2)该基坑坍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从技术方面分析,造成该基坑坍塌的可能因素有哪些(至少列出三条)? (3)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评分表的要求,针对本基坑支护工程,总承包单位应检查哪些项目? (4)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签批、专家论证是否妥当?分别说明理由。 (5)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是否应对深基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如需要,应由谁进行交底?是否需要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