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关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连接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输注导管和膳食容器要保证质量过关

B.每日更换一次

C.可循环使用

D.污染有可能引起病人腹泻

E.污染有可能引起病人中毒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关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连接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肠内营养输注护理的措施,错误的是()。

A.肠内营养泵输注导管建议每日要更换

B.输注速度从低到高

C.输注浓度从高到低

D.营养液最好常温下使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肠内营养支持的输注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
肠内营养支持的输注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胃内喂养时,病人应取头高30°- 45°卧位,定时检查胃残留量,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B、肠内营养泵输注导管建议每日要更换

C、输注浓度从高到低

D、要观察病人有无腹痛、呕吐等症状,病人不能耐受,可减慢输注速度(浓度)或停止输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肠内营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清洁的物质和开水做粉末膳食的准备

B.每周更换一次输注设备

C.每次管饲输注后都要仔细进行导管冲洗,以避免导管上有管饲残留物

D.为了使抗细菌的胃酸生成,至少中止肠内营养4h

E.闭式的设备可以输注24-48小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肠内营养支持的操作要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营养液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

B.病情允许,协助患者取侧卧位

C.输注前,检查并确认喂养管位置,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

D.输注速度均匀

E.输注完毕包裹、固定喂养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肠内营养()

A.造瘘给营养剂

B.静脉输注AA

C.鼻饲

D.胃肠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不符合肠内营养制剂放置和输注要求的是:()

A.肠内营养应存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环境

B.瓶装肠内营养液打开后,常温下应当在8h内输注完毕,或2-10℃条件下放置不超过24h

C.操作时应遵循无菌原则

D.可开放性输注

E.要避免输注设备的污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对于临床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护理正确的是()。
对于临床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营养护理正确的是()。

A、对于重型患者,目标喂养量25-30kcal/(kg.d),以低剂量起喂养。如喂养不耐受,可考虑滋养型喂养(输注速度10-20kcal/h或10-30ml/h)

B、建议对重型患者留置鼻胃管经胃营养。对不适合经胃营养的患者,为减少误吸的风险,可延迟肠内营养时间

C、为减少能量消耗,患者应减少活动,在进行肠内营养时采取平卧位进行休息

D、发生喂养相关性腹泻者,应暂停肠内营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肠内营养制剂避免污染描述,错误的是:()

A.肠内营养存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环境

B.瓶装肠内营养液打开后,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4小时,或2-10℃条件下放置不超过24小时

C.操作时无需遵循无菌原则

D.开放性输注,容易引起细菌的滋生,从而导致患者的腹泻

E.用开放式的设备盛装肠内营养液,需要每24小时更换一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预防肠外营养并发症-吸入性肺炎的措施正确的有()

A.抬高患者的头部30-40度,取半卧位滴注肠内营养液

B.连续输注肠内营养液者每间隔4小时要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

C.间断输注肠内营养液者每次输注前要抽吸估计喂内残留量

D.胃内残留量大于100-150ml时要暂时停止输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胃肠功能正常且病情稳定的患者肠内营养输注方法为()

A.一次性推注

B.间歇性滴注

C.连续性输注

D.重复性输注

E.营养管输注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