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日星隐曜,山岳潜形,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岳阳楼记》)

B.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C.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

D.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酿泉为酒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商旅不行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翻译: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桃花源记主要内容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6.《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悉如外人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豁然开朗(2)阡陌交通(3)悉如外人(4)泉香而酒冽(5)杂然而前陈者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如外人

(4)泉香而酒

(5)杂然而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

(百色非课改)

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选段),回答2226题。(13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23.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负:②杂然前陈者陈:

③觥筹交错觥:④山肴野蔌蔌: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临深溪 临:面对

B.游必就士就:接近

C.而绝江河绝:杜绝

D.长而异俗长:长:长大成人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千里共婵娟的前一句

古诗文默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的山上一句。

古诗文默写: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016海南语文中考试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百泉轩始建于北宋之初,地处岳麓山清风峡谷口,溪泉荟萃,乃岳麓书院风景绝佳之地。历代山长爱溪泉之妙,筑轩而居,享尽自然的天籁之音。 请问《百泉轩记》的作者是?()

A.朱某

B.张厚

C.吴澄

D.刘必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古诗文默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崔颢《黄鹤楼》)(2016福建南平市中考试题)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