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截竿进城》中,卖竿人没想到()来进城

A.把竹竿竖起来

B.把竹竿横过来

C.把竿子一头朝着城门

D.拿起竿子使劲向里冲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截竿进城》中,卖竿人没想到()来进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古时有个《持竿进城》的笑话:有一个人带了一根很长的竹竿要进城,由于城门低矮,竖着拿不进去,而城门又很窄,因此,横着也拿不进去。正巧县官路过这里,寻问发生了何事。人们告诉他有一人拿着竹竿横竖进不了城门,正在想办法。县官一听大骂:“笨蛋,把竹竿锯断不就过去了吗?”该县官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各个选言肢判断不同真

B.混淆了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的区别

C.各个选言肢判断之间没有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D.选言肢不穷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鲁人执竿》秦国人扛着竹竿想要进城,他先将竹竿横着拿,怎么也进不了城门。一个老人想到了一个聪明的方法:将竹竿锯成两段。秦国人于是将竹竿锯成两段,进城了

B.《魏人钻(zuàn)火》一天晚上,魏国人生病了,浑身难受,想让徒弟帮忙钻火照明,徒弟找了好久找不到,于是魏国人立即拿出火光,徒弟迅速找到钻火的工具

C.《曹冲称象》曹冲是个聪明的孩子,他想到了用水代替大象的方法,帮父亲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

D.《郑人乘凉》郑人白天随着树荫移动乘凉的方法聪明,但晚上也这么做,肯定不行。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能单凭老经验办事,结果会吃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可以翻译成:

A.为什么不用锯中间截断长竿进城呢?

B.为什么不用锯从中间截断长竿进城呢?

C.为什么不把锯从中间截断长竿进城呢?

D.为什么不用锯在中间截断长竿进城呢?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如果竿顶和岸边的水平面刚好相齐,那么河水的深度为()

A.2m

B.2.5m

C.2.25m

D.3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A.2m

B.2.5m

C.2.25m

D.3m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1.8米,再掉过头来把另一端插入水中,这时,这根竹竿还有比一半多1.2米是干的,则这根仿竿长是()

A.4.8米

B.6米

C.9.8米

D.9.6米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小明准备测量一段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直插到离岸边6米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2米,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则河水的深度为()

A.7m

B.8m

C.9m

D.1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戴竿是唐代长安城中的民俗赛事。()

戴竿是唐代长安城中的民俗赛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如图,小明准备测量一段水渠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AB竖直插到水底,此时竹竿AB离岸边点C处的距离CD=1.5米.竹竿高出水面的部分AD长0.5米,如果把竹竿的顶端A拉向岸边点C处,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则水渠的深度BD为 米()

A.2

B.2.25

C.2.5

D.3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戴竿是唐代长安城中经常表演的体育竞技活动。()

戴竿是唐代长安城中经常表演的体育竞技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