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陈某,男,1981年7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开庭审判,根据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一审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关于新刑法的溯及力问题,下列哪一

A.不具溯及力,因陈某的盗窃行为是1997年6月20日,此时新《刑法》未生效,应依行为时法

B.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1997年9月4日)审结

C.具有溯及力,因对陈某判的刑太重

D.具有溯及力,因上诉期间判决书还不具有终审效力,且新《刑法》规定未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对此案来说是轻法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陈某,男,1981年7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陈某,男,1981年5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开庭审判,根据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陈某不服,提出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二审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 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问新《刑法》此项规定对陈某案是否具有溯及力? ( )

A.不具溯及力,因陈某的盗窃行为是1997年6月20日,此时新《刑法》未生效,应依行为时法

B.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1997年9月4日)审结

C.具有溯及力,因对陈某判的刑太重

D.具有溯及力,因上诉期间判决书还不具有终审效力,根据司法解释应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新《刑法》规定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对此案来说是轻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被告人甲(男,1985年8月13日出生)于2001年6月7日,为“找点零用钱用”,将邻居王某1岁的儿子乙偷出,然后打电话向王某勒索8万元,在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杀害了乙。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

A.甲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定绑架罪

C.定故意杀人罪

D.定敲诈勒索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何时颁布?( )

A.2003年6月16日

B.2003年7月16日

C.2004年6月16日

D.2004年7月16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病例摘要】陈某,男,60岁,已婚,于2011年11月16日急诊入院。患者主因反复发作劳累后心悸、气急、水肿20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20年前常宿营野外,常常发热、咽痛,此后常感四肢大关节游走性酸痛,但无红肿及活动障碍。5年前,晨起发觉双眼睑水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水肿。2年前,于快步行走后感胸闷、心悸,休息片刻即能缓解。近2月劳累后感心悸、气急,多次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吐泡沫痰,被迫坐起1小时左右渐缓解,腹胀,下肢水肿,尿少。曾于5年前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7.8℃.P92/min,R24/min,BP130/70mmHg。神清,半卧位。舌暗淡,苔白滑,脉细促。双眼睑无水肿,结膜轻度充血。口唇轻度发绀,无疱疹。咽后壁轻度充血。颈软,颈静脉怒张。双侧呼吸动度增强,呼吸音粗糙,双肩胛下区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尖搏动位于左腋前线第6肋间,搏动范围弥散,心前区与心尖部均有抬举性冲动,心尖部并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以向左下扩大为主。心率120/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粗糙4/6级吹风性杂音,向左腋下传导,也可闻及局限性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全腹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显露,腹式呼吸消失,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轻度水肿,肝肋下10cm,剑突下13cm,质偏硬,边钝,表面光滑,轻触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有轻度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下肢无静脉曲张及溃疡。肱二头肌腱反射、膝腱反射正常存在。巴氏征阴性,凯尔尼格征阴性。血常规:白细胞13.5×10/L,中性83%,淋巴17%,红细胞4×10/L,血红蛋白108g/L。X线胸片:心影普遍增大肺内有明显肺瘀血征象,肺动脉圆锥突出,右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左膈肌被心影遮盖。心电图:快速心房纤颤,右室肥厚,ST-T改变。心脏、肝脏彩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全心增大,心源性肝硬化。【答题要求】根据给出的病例资料,按住院病历的书写格式完成书面辨证施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被告人甲(男,1985年8月13日出生)于2001年6月7日,为“找点零用钱用”,将邻居王某1岁的儿子乙偷出,然后打电话向王某勒索8万元,在要求迟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杀害了乙。后因恐惧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  )

  A.甲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B.定绑架罪

  C.定故意杀人罪

  D.定敲诈勒索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07年6月10日8时,丁某(男,1992年5月出生),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穿越铁轨,受到同村人王某(男,1952年4月生人)的指责,引起路人侧目。丁某恼羞成怒,对王某拳打脚踢(经鉴定为轻微伤)。路人于某(女,1968年生人)劝阻,丁某又对于某大打出手(经鉴定不构成轻微伤)。公安机关接报警后于6月10日9时将丁某口头传唤至警务室。民警田某对丁某进行讯问,制作讯问笔录,并及时将传唤丁某的原因和处所通知了丁某的监护人。鉴于丁某态度恶劣,田某让其先自行反省,直到6月11日10时40分,才继续讯问丁某。根据所取得的证据,考虑到丁某的年龄(已满14未满16周岁),公安机关以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影响行车安全为由,对丁某从轻处以警告处罚;经调解,丁某与王某达成协议,公安机关对丁某不予处罚;丁某殴打于某,因不构成轻微伤,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不予处理。问题:请指出本案中公安机关执法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李某若要求听证,最晚应于( )提出听证申请。

A.2007年7月1日

B.2007年6月16日

C.2007年6月4日

D.2007年6月3日

E.2007年6月6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李某若要求听证,最晚应于( )提出听证申请。

A.2007年7月1日

B.2007年6月16日

C.2007年6月4日

D.2007年6月3日

E.2007年6月6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李某若要求听证,最晚应于( )提出听证申请。

A.2007年7月1日

B.2007年6月16日

C.2007年6月4日

D.2007年6月3日

E.2007年6月6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国际刑事法院于()正式成立。

A. 1998年6月16日

B. 1998年7月18日

C. 2002年4月11日

D. 2002年7月1日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