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对某高速公路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强度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并进行评定。已知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要求为4.0MPa,按照要求每2000m3制备一组6个试件。试回答下列问题。经过整理后的试件平均强度为4.3MPa,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为0.06,Za=1.645,那么该评定段内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强度评定为()

A.不合格

B.合格

C.良好

D.优秀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对某高速公路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强度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并…”相关的问题

第1题

A.在拌合站取样,分别来源于3~4台不同的运料车

B.在运料车取样,分别来源于3~4台不同的运料车

C.在摊铺机后取样,分别来源于3~4台不同的运料车

D.混合后进行四分法取样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A.称试件质量m(g)

B.测量试件高度h(cm)

C.测定试件含水率w(%)

D.安置试件,以1mm/min的速率加载,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N)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A.采用击实法成型

B.采用振动压实法成型

C.在标准养生环境中养生6d、浸水1d

D.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采用静力压实法成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A.P/(πD3/4)

B.P/(mbD)

C.P/(hD)

D.P/(whD)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层次、材料及厚度见表1,...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层次、材料及厚度见表1,三维模拟图见图1。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运料车装料未前后挪到车位;装料后未对运料车进行覆盖;由于出现意外事件,导致某运料车从装车到运输至现场,时间为3小时,但该车料仍进行了摊铺,未作为废料处置。 事件二: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养生7天后,取不出完整芯样,没有进行返工处理。 事件三: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桩号处实测的宽度为11.674m,设计宽度为11.65m,认为该处宽度合格。 事件四:在进行下面层施工时,要求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大于200℃。 表1 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层次、材料及厚度 序号 结构层 材料 厚度(cm) 1 表面层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4 2 黏层 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3 中面层 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6 4 黏层 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5 下面层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6 黏层 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7 下封层 ES-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0.6 8 透层 PC-2乳化沥青,洒布量1.0kg/m2 9 上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 20 10 下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 20 11 底基层 级配碎石(CBR≥100%) 16 总厚度 74.6图1 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三维模拟图 问题1:该高速公路的功能层有哪些?(3分) 问题2:请找出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6分) 问题3:事件二的做法是否正确?(3分) 问题4:事件三的做法是否正确?上基层的设计宽度是指图1中的上基层的顶面宽度,还是上基层的底面宽度呢?如果宽度的实测合格率为75%,宽度是否合格呢? (6分) 问题5:事件四的做法是否正确呢? AC-25C下面层施工时,要控制哪些工序的温度呢?(12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项目,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级配碎石,项目经理部决心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搞好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做了包括如下环节的工作:

——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了技术交底;

——为真正落实公司的现场技术管理制度制定了执行细则,其中,为避免放样偏位,特别强调了落实测量双检测;

——将以下a)、b)、c)三项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a)基层强度、平整度、高程的检查与控制

b)沥青材料的检查与试验

c)集料的级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验

——铺筑了沥青混凝土试验段;

——在底面层施工前,进行了测量放样和基层清扫;

——加强质量检查控制,如开工前检查、工序检查和工序交接检查等。

问题

1.你认为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交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纠正?应分别在什么层面上进行技术交底?

2.除技术交底制度,还应执行好哪些现场技术管理制度?请说明测量双检制的主要内容。

3.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还应设置哪些质量控制关键点?

4.铺筑沥青混凝土试验段的目的是什么?

5.底面层施工前,除测量放样和清扫基层外,还要进行什么重要工序?

6.请列出其他现场质量检验控制手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合法施工,并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其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护。施工工艺流程按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⑤一⑥一⑦一⑧的顺序进行。由于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一条纵缝,纵缝采用45。斜接。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

问题:

(1)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2)施工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最好的摊铺方法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材料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36.8K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11.25m。路面结背景材料 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36.8K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11.25m。路面结构型式为:基层为两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一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为7cm的下面层,6cm的中面层和5cm的SMA表面层;桥上只铺5cm的SMA表面层,隧道内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项目经理部人员进场后,完成了经理部的建设和设备的进场工作。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合同规定沥青材料由业主提供,地方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材料管理人员在查看过料场、进行了价格比选后,就开始进料。 项目经理部按照各项要求,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开始施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其中一段800m长的底基层出现了大量裂缝和破损,经检查是由于路基质量差所致,路面施工单位拟向路基施工单位提出索赔。 问题: 项目部需要采购哪几大类地材?项目部材料采购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图(见图1)及路面工程设计说明...

根据某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图(见图1)及路面工程设计说明书(见表1),本项目主线上基层和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设计强度为抗压强度( )MPa。注: 1.本图尺寸均以厘米计。 2.主线硬路肩、互通匝道加减速车道、枢纽互通的路面结构与相邻主线路面结构相同。 3.主线、互通匝道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中面层选用SBS改性沥青,下面层选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连接线、改建道路采用非改性沥青。 4.沥青混凝土上、中、下面层、封层之间喷洒PC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封层采用ES-2型稀浆封层,沥青采用BC-1乳化沥青;半刚性基层上喷洒透层沥青(PC-2)。 5.桥、搭板等复合路面在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必须先对混凝土顶面做精细铣刨处理,再施工防水粘结层。 6.为防止基层的反射裂缝,在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应先在基层裂缝处灌缝,然后铺筑1.5米宽单面烧毛土工布。由于基层开裂的间距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本项目裂缝间距暂按每25米一道计列工程数量。 7.未尽事宜详见现行的相关规程、规范。 图1 某高速公路的路面结构图(摘选) 表1 某高速公路主线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的路面结构层 序号 结构层 材料 厚度(cm) 1 表面层 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4 2 黏层 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3 中面层 AC-20C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 6 4 黏层 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5 下面层 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8 6 黏层 PC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量0.5kg/m2 7 下封层 ES-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0.6 8 透层 PC-2乳化沥青,洒布量1.0kg/m2 9 上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 20 10 下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4.0Mpa) 20 11 底基层 级配碎石(CBR≥100%) 16 总厚度 74.6 注:本表根据某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说明书相关内容改编而成。

A、3.5

B、4.0

C、4.5

D、5.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36.8km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宽 11.25m。路面结构形式为:基层为两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一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为7cm的下面层,6cm的中面层和5cm的SMA表面层,桥上只铺5cm的SMA表面层,隧道内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项目经理部人员进场后,完成了经理部的建设和设备的进场工作。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

合同规定沥青材料由业主提供,地方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材料管理人员在查看过料场、进行了价格比选后,就开始进料。

项目经理部按照各项要求,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开始施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其中一段800m长的底基层出现了大量裂缝和破损,经检查是由于路基质量差所致,路面施工单位拟向路基施工单位提出索赔。

问题

1.项目部需要采购哪几大类地材?项目部材料采购程序存在什么问题?

2.指出石灰类材料质量检验中的两大主指标。

3.上述平面布置方式对稳定料的场内运输费有什么影响?请说明理由。

4.施工中,工地实验室对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应检测哪两项指标?并说明其合格值。

5.由于路基交工推迟,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时间仅有140d,请通过计算(要求列出计算过程),从生产能力为160t/h、240t/h和320t/h的沥青搅拌站中选择出满足工期要求的合理设备。(已知:沥青混凝土的容重取为2.4t/m3,搅拌站每天有效工作时间按8小时计算)

6.路面施工单位的索赔对象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