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儿女,3岁,身高95cm,体重17kg,因感冒就诊。查体:心脏有杂音,位于心尖区柔和的Ⅱ级收缩期杂音,局限,受到呼吸、体位和运动影响。该小儿的杂音可见于()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生理性杂音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儿女,3岁,身高95cm,体重17kg,因感冒就诊。查体:…”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儿女,3岁,身高95cm,体重17kg,因感冒就诊。查体:心脏有杂音,位于心尖区柔和的Ⅱ级收缩期杂音,局限,受到呼吸、体位和运动影响。该小儿的杂音可见于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生理性杂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狭窄

E.生理性杂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儿,男性,1岁3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1年余"就诊。患儿出生时常规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但未对此详查。平素活动可,无紫绀、晕厥史。体重及身高发育较同龄儿童稍差,易感冒。门诊查体示:体重8.5kg;心率108次/分,心律整齐。心前区稍隆起,心脏搏动增强。心音清晰有力,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2/6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心尖区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唇甲无紫绀。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D、肺动脉瓣狭窄

E、三房心

F、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心脏多排CT

B、心脏MRI

C、超声心动图

D、心导管和造影检查

E、心电图

F、X线胸部正侧位片

(提示 该患者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心胸比率约0.61,主动脉结不大,肺动脉段稍突出,心尖圆隆上翘,心前间隙变窄,心后三角存在,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呈充血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连续性回声中断33mm(原发孔),二尖瓣前瓣体部连续性回声中断,二尖瓣短切呈"断桥样"改变。二、三尖瓣轻度反流。AO/PA=12/17,估测MPAP=47mmHg。)关于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正确的是( )A、主要包括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和二尖瓣裂缺及其所致的二尖瓣反流

B、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多呈椭圆形,在房间隔下部和房室瓣上方

C、早期肺血管病变通常较轻,没有症状的患儿多主张在学龄前期进行手术

D、心室扩大和房室瓣反流不会随时间延长而加重

E、二尖瓣反流明显的患儿应提早手术

F、心内膜垫缺损常导致房室传导组织异位,房室结较正常位置更靠前上,远离冠状静脉窦

你对该患儿的处理建议是( )A、等到2~4岁时手术

B、手术前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

C、目前二尖瓣反流仅为轻度,无需提前手术

D、原发孔房间隔缺损巨大,应提前手术

E、MPAP明显升高提示肺血管阻塞性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

F、无需提前手术,但可口服扩血管药物降低肺血管阻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儿,女性,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2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因"感冒、肺炎"在当地医院治疗,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但未对此详查。平素易感冒,已患过4次肺炎。无紫绀、晕厥史,体重及身高发育较同龄儿童稍差。门诊查体示:体重12kg;心前区稍隆起,可扪及收缩期震颤。心率96次/分,心律整齐。心音清晰有力,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肺动脉区第二心音稍亢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唇甲无紫绀。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心内膜垫缺损

D、肺动脉瓣狭窄

E、右室双腔心

F、法洛四联症

(提示 该患儿的X线胸片示:心影增大,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正常,肺动脉段稍丰满,左室段圆隆延长,心后缘向后下突出,双肺血增多。)据此判断( )A、左房增大

B、右房增大

C、左室增大

D、右室增大

E、符合VSD改变

F、符合二尖瓣反流改变

(提示 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室间隔延续中断,膜周流出道室间隔回声缺失5mm,血液左向右分流。估测平均肺动脉压力32mmHg。其余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以上超声描述的缺损,可以探及的标准切面是( )A、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B、胸骨旁主动脉短轴切面

C、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

D、胸骨上凹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E、心尖四腔切面

F、心尖五腔切面

关于VSD的自然闭合,正确的是( )A、VSD的闭合几率与所处的部位及大小有关

B、小型VSD自然闭合的几率明显高于大型VSD

C、膜部和肌部的中型VSD不易闭合,而干下小VSD则容易闭合

D、缺口向流出道伸展的VSD,因距离隔瓣较远而易于闭合

E、自然闭合的年龄多在2岁以内,尤其以婴儿期最高

F、自然闭合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对于该患儿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 )A、胸骨正中切口VSD直视修补术

B、右腋下切口VSD直视修补术

C、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SD直视修补术

D、胸腔镜下VSD修补术

E、DSA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VSD封堵术

F、TEE引导下经胸VSD封堵术

就目前所知,下列关于室间隔缺损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梁部缺损与原始心室间隔未能完全形成有关

B、小梁部肌性缺损可能是由于肌小梁之间或者肌小梁下面的过度潜挖作用

C、房室垫的融合不全可能导致流出道的缺损

D、流出道垫的排列不齐或发育不全可能导致流出道的缺损

E、膜部间隔区域未能完全闭合可以导致膜周缺损

F、膜周缺损与肌部室间隔相关组成部分的发育不全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女,3岁,身高95cm,体重17kg,因感冒就诊,心脏有杂音,主要位于心尖区柔和的Ⅱ级收缩期杂音,局限,受呼吸、体位和运动影响。该杂音可见于()

A、生理性杂音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动脉导管未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女,3岁,身高95cm,体重17kg,因感冒就诊,心脏有杂音,主要位于心尖区柔和的Ⅱ级收缩期杂音,局限,受呼吸、体位和运动影响。该杂音可见于()
A.生理性杂音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肺动脉狭窄

E.动脉导管未闭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儿,男,2岁,体重9kg。入托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前来就诊,曾患肺炎3次,有喂养困难史,无昏厥、抽搐史。诊断首先考虑A、先天性心脏病

B、风湿性心脏病

C、病毒性心肌炎

D、心肌病

E、营养不良

进一步检查发现心前区饱满,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感。说明杂音至少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心电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大,X线胸片显示心影轻度至中度增大,两侧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缩小。心电图检查结果符合的诊断为A、二尖瓣狭窄

B、房间隔缺损

C、室间隔缺损

D、心肌炎

E、动脉导管未闭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儿,男性,4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年"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在1周岁时因"感冒、肺炎"在当地医院治疗,查体发现心脏杂音,但未对此详查。平素活动可,无紫绀、晕厥史。体重及身高发育较同龄儿童稍差,易感冒。门诊查体示:体重18kg;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心前区稍隆起,心脏搏动增强,心音清晰有力,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2/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并有固定分裂;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唇甲无紫绀。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

D、肺动脉瓣狭窄

E、三房心

F、Ebstein畸形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心脏多排CT

B、心脏MRI

C、超声心动图

D、心导管和造影检查

E、心电图

F、X线胸部正侧位片

(提示 该患者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右房和右室增大,肺动脉段稍突出。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延续中断,房间隔中部回声缺失12mm,血液左向右分流。四根肺静脉回流至左房。估测平均肺动脉压力28mmHg。其余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ASD。)发孔型ASD自然闭合多发生在(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婴儿期

D、幼儿期

E、学龄前期

F、学龄期

对于该患儿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包括( )A、胸骨正中切口ASD直视修补术

B、右腋下切口ASD直视修补术

C、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ASD直视修补术

D、胸腔镜下ASD修补术

E、DSA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ASD封堵术

F、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ASD封堵术

患儿母亲是独生女,计划生第二胎,想做遗传咨询,你将告诉她的是( )A、大多数房间隔缺损都是散发的,而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

B、家族群集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有多种遗传模式,最多见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有研究表明,房间隔缺损的发生与心脏分隔相关基因的异常有关

D、若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特别是兄弟姐妹有房间隔缺损,继发隔缺损的风险则增加

E、继发隔缺损不会出现在遗传综合征患者中

F、房间隔缺损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包括胎儿酒精综合征,孕妇在孕早期吸烟,以及使用一些抗抑郁药物等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儿女,1岁。生后2个月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平素呼吸略促,吃奶量少,慢,吃奶后多汗。曾患肺炎2次伴心力衰竭。查体:体重7kg,呼吸40次/分,心率13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Ⅴ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可触及震颤,肺动脉第二音亢进。最可能的诊断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女性,26岁。因不明原因发热2周就诊,既往史:风心病史4年,查体:T38.6℃,心尖区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听诊无异常。足底见2个紫红色结节,有压痛。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包括A、血常规

B、血培养

C、尿常规

D、粪常规

E、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F、肺功能检查

G、心脏B超

为了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未使用抗生素者,应在24小时内连续采集血

B、如血培养为阴性而仍有感染症状,可再在24小时内采集血培养标本三次

C、如次日未见细菌生长,不必再进行血培养,应用抗生素积极治疗

D、已用过抗生素治疗者,停药2~7天再重复采血

E、采血前应仔细消毒皮肤

F、每次抽取10~20ml静脉血液作需氧和厌氧培养,至少应培养3周

血培养结果阳性,鉴定为草绿色链球菌,有关该菌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G+链状球菌

B、触酶阴性

C、血平板上呈α溶血

D、optochin敏感

E、胆汁溶菌试验阳性

F、杆菌肽敏感

下列可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是A、持续性血培养阳性,伴有新出现的反流性杂音

B、持续性血培养阳性,具有心脏易患因素伴血管现象

C、阴性或间歇性阳性血培养,伴有发热,新出现的反流性杂音及血管现象

D、持续性阳性血培养伴血管现象

E、持续性阳性血培养,具有心脏易患因素

F、非心脏外原因所致的草绿色链球菌阳性血培养至少两次,并伴发热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原则正确的是A、早期应用,于采血培养标本后即开始治疗

B、用大剂量,充分长疗程的杀菌性抗生素以完全消灭深藏于赘生物内高浓度的致病菌

C、当病原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应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治疗,亚急性者采用针对包括肠球菌在内的大多数链球菌的抗生素

D、加用小剂量氨基苷类抗生素可发挥协同作用

E、已分离出病原菌应做药敏试验作为选择抗生素的基础

F、早期即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