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女孩,11个月,因发热2天后左F肢不能活动入院。患儿出生至今未接受任何预防接种。体检:体温38.5℃,神志清,咽稍红,心、肺无异常,左下肢肌力1级,膝反射未引出,无病理反射,疑诊为脊髓灰质炎。脑脊液可能的改变是()

A.细胞数10106/L、蛋白正常

B.细胞数10106/L,糖明显下降,蛋白明显上升

C.细胞数20~50106/L,糖下降,蛋白上升

D.细胞数10106/L,糖正常,蛋白上升

E.细胞数50~500106/L,蛋白稍增加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女孩,11个月,因发热2天后左F肢不能活动入院。患儿出生至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儿男,11个月,因发热5天,咳嗽2天、稀便1天、右下肢不会活动半天入院。体检:体温38.2℃,神志清,咽红,心、肺无异常,右下肢肌力1级,腱反射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脊髓灰质炎

B、吉兰-巴雷综合征

C、肠道病毒所致弛缓型瘫痪

D、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E、病毒性脑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男孩,11个月。发热、咳嗽3天。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

男孩,11个月。发热、咳嗽3天。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1~38.9℃,伴咳嗽,为连声咳,有痰,咳嗽剧烈时有呕吐。无腹泻、抽搐。当地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服药效果不佳。1天前咳嗽加重,气促明显。患儿精神差,食欲下降,为进一步检查收入院。患儿平时体健,生长发育同正常儿。否认药物过敏史,生后按计划预防接种,无遗传性疾病家族史。查体:T37.9℃,P142次/分,R62次/分。急性病容,精神差,皮肤无皮疹,前囟1.Ocm×1.0cm,张力正常。唇周发绀,咽部充血,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固定中细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肋下1.5cm,质软。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颈无抵抗,病理征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27g/L,RBC5.3×1012/L,WBC15.8×109/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Ph300×19/L。C反应蛋白(CRP)20mg/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男,31岁。因咽痛6d、气急2d,发热12h入院。患者于3个...

患者男,31岁。因咽痛6d、气急2d,发热12h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因慢性肾炎、尿毒症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肾功能有明显好转,尿常规正常,一直服用环孢素A2mg/d,硫唑嘌呤25mg/d,泼尼松25mg/d维持抗排异治疗。术后第97天(即入院前6d)自感咽痛、流涕,无咳嗽、发热,自服板蓝根、吲哚美辛痛症状未见改善。入院前2d起轻微活动后即感气急,前1d晚气急呈进行性加重、端坐呼吸伴发热、轻微干咳。(提示体检:体温38.7℃、脉搏150次/min、呼吸50次/min、血压20/11kPa(1kPa=7.5mmHg)。意识不清,气急,口唇黏膜及四肢末端发绀明显。眼睑水肿、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消失。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下一步抗感染治疗方案为()。(提示来院急诊后当即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安全送入病房。机械通气加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5cmH2O,因PaO2回升不满意,短时间应用过纯氧。第2d神志转清。入院后经气管插管收集12h下呼吸道分泌物,离心、消化,涂片,姬姆萨染色找到囊壁不着色,内含4、6或8个呈红色或紫红色的囊内小体的肺孢子菌。)

A. 林可霉素

B. 环丙沙星

C. 碳氢霉烯类

D. 丁胺卡那

E. 静滴SMZ

F . 阿奇霉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女性,56岁,因“持续头痛发热、右侧下肢无力10天”入院。患者2小时前突然全身抽搐、意识丧失,5分钟后自行停止抽搐,但出现右侧肢体肌力3级。查体:GCS14分,发热最高38.5℃,可唤醒,可正确理解指令性语言但不能正确表达。左耳鼓膜破裂,有瘢痕和少许脓性分泌物。明确的布氏征。除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外,其他肢体运动无碍,双足巴宾斯基征阴性。病史提示1个月前有左侧中耳炎。颅脑强化CT示:左侧额下回实质内占位,直径约4cm,呈环形强化,中线移位小于1cm。颅脑MRI检查示:病灶中央呈长T1 1 、长T 2 信号,周围呈长T信号。 提示:经过8周广谱抗生素治疗后,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5×10 9 /L,中性粒细胞比例略高,为0.75。脑脊液压力200mmHg()

A.评估肝、肾功能和全身营养状况,出、凝血机制

B.做好术前准备

C.做功能MRI检查及术中导航的前期准备

D.术中导航和磁共振监测下完整切除病灶

E.可选择唤醒手术

F.静脉应用地塞米松

G. 术中和术后继续抗癫痫治疗

H. 术后继续长程广谱抗生素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女,11个月。因呕吐、腹泻3d入院,起病后每日呕吐5~6...

患者女,11个月。因呕吐、腹泻3d入院,起病后每日呕吐5~6次,进食甚少。腹泻每日10余次,为不消化蛋花样稀汤便。低热、嗜睡、尿少。体格检查:体温38℃(肛),脉搏160次/min,呼吸38次/min,体重8kg。精神萎蘼,意识清醒,皮肤干燥,弹性较差。心音弱。肺正常。肝肋下1cm。实验室检查:粪常规:阴性。血常规:血红蛋白9.8g,白细胞12×109/L。血气分析:pH7.29,AB9.8mmol/L,SB11.7mmol/L,BE-16.5mmol/L,PaCO223.4mmHg。血Na+131mmol/L,血Cl94mmol/L,血K+3.26mmol/L。患儿现存在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是(提示经上述处理后,患儿出现肢体麻木、烦躁不安,呼吸增快,达45次/min,心率142次/min,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指端色泽灰暗。复查动脉血气:pH7.39,PaCO222mmHg,PaO270mmHg,HCO-331mmol/L;血Na+148mmol/L,血Cl-124mmol/L,血K+4.0mmol/L。)()

A. 离子钙浓度降低

B. 等渗性脱水

C. 输液过度,出现水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碱中毒

F . 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G . 低钾血症

H . 高钠血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A.静脉输3:2:1液

B.输5%硫酸氢钠纠酸

C.静脉补充10%葡萄糖酸钙

D.立即补充10%氯化钾

E.使用抗病毒药物

F.使用抗菌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刘×,男,25岁,农民,因持续畏寒、发热14天,于2006年8月4日入院。

病人自诉6月1日突起畏寒、寒战、发热,体温波动在37.8~39.9℃,伴有全身不适、头痛、肌肉酸痛、咳嗽、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起病第3天到当地医院就诊。体格检查:T39.2℃,P102次/分,R26次/分;Bp100/75mmHg神清合作,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红色皮疹,压之褪色;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102次/分,心尖区可闻及1~2级吹风样杂音;左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腹平软,肝未扪及;脾左肋下0.5cm,质软,边锐,有触痛;右臀部可见一3cm×4cm大小的脓肿。血常规:WBC11×109/L,N0.89。小便常规:WBC0~1(+)/HP。蛋白(++)。肝功能:ALT87.8U/L,GLO32.4g/L,TBIL19.3mmo1/L。肥达反应:H1:40,O1:80,A1:40,B1:40。经用青霉素320万U,庆大霉素(24万U/d)治疗5天,疗效不显,后改用菌必治(国产,2g/d)和林可霉素(1.2g/d)治疗5天效果欠佳,症状逐渐加重,出现黄疸、肝大,B超检查发现肝内有多个直径10~20mm的低密度灶。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9∕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微血管损伤

F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

患者,男性,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9/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住院第4天复查:PT和PTA2分钟不凝(9月29日~10月12日期间5次监测),监测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血小板最低达17×109/L),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15秒,D-二聚体1.2mgL(正常值0~0.3mg/L),纤维蛋白原1.1g/L(正常值2.0~4.0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50g/L(正常值5~10mgL)。根据上述表述,患者合并有()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D.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 微血管损伤

F .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加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A.室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

C.室间隔缺损合并心力衰竭

D.室间隔缺损合并肺炎和心力衰竭

E.室间隔缺损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