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板施工顺序不正确的为()。

A.立模—安置钢筋网—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与振捣—表面处理—设置接缝—养生与填缝

B.立模—安置钢筋网—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与振捣—设置接缝—表面处理—养生与填缝

C.安置钢筋网—立模—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与振捣—设置接缝—表面处理—养生与填缝

D.安置钢筋网—立模—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与振捣—表面处理—设置接缝—养生与填缝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水泥混凝土板施工顺序不正确的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摊铺过程中间断时间可以不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B.特重和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采用硬刻槽

C.在灌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D.混凝土板养护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高速公路项目,全长45.5km,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面层采用C30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对面层的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由于该搅拌楼刚从附近工地搬迁过来,且未超过标定有效期,该施工单位在确认试拌合格后,认为没有必要重新进行标定;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必要的运输工具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第十步,养生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生。

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配料采用的配合比正确吗?说明理由。

2、你认为该搅拌楼是否应该重新标定?

3、除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外,还应该进行什么试验?

4、以上施工过程采用的各类施工机械中,请你将不合理的部分改正过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板与混凝土拌和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

B.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方可进行

C.摊铺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风干处理,不得润湿

D.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和漏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模板与混凝土拌和物接触表面应涂脱模剂

B.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8.0MPa方可进行

C.摊铺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风干处理,不得润湿

D.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漏浆和漏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 某地区新建一机场,飞行区指标为4E,机场跑道全长3400m,宽度60m。面层采用C40水泥混凝土。甲施工单位通过招标获得该机场场道工程面层工程施工项目。该项目施工单位对面层的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按设计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室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由于该搅拌楼刚从附近工地搬迁过来,且未超过标定有效期,该施工单位在确认试拌合格后,认为没有必要重新标定; 第三步,对搅拌混凝土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四步,采用必要的运输工具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五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六步,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七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第八步,养生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九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生。 问题 (1)施工单位进行配料采用的配合比正确吗,为什么? (2)该搅拌楼是否应该重新标定? (3)除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外,还应该进行什么试验? (4)请将以上施工过程采用的各类施工机械中不合理的部分改正过来。 (5)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接缝共有哪些种类? (6)面层施工尚缺哪些步骤?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面及碎落台(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炸炉如下:①路面破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高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3,每m3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问题

1. 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 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 按墙背形式划分吗,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背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 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 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背景:某住宅工程,建筑 面积l2300m2,地上6层,地下2层。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预拌混凝土。底板防水为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两层防水。屋面为卷材防水,面积2000m2。室内厕浴间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工期365日历天。某防水公司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在底板混凝土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底板防水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200ram的墙体上;墙、板结合水平施工缝,留在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ram处;墙体预留孑L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200ra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 于7d。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二: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底板卷材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采用满粘法;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卷材接缝必须粘贴封严,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为15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在立面与平面的转角处,卷材的接缝留在平面上,距立面600mm处;阴阳角处找平层应作成圆弧或90。。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三: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屋面卷材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l5%时,卷材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垂直铺贴;找平层的分格缝处宜实铺,空铺的宽度宜为50mm;屋面卷材防水层由屋面最高处向下进行;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向,减少卷材的搭接。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事件四:防水公司项目部在室内防水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其中规定: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0.8ram先做四周立墙防水层,再做地面与墙面阴阳角及管根处附加层处理;管根平面与管根周围立面转角处可不做涂膜防水附加层。监理单位提出了意见,要求重新交底。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2.指出事件二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三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4.指出事件四中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全长2km,工程项目主要包括:(1)原机动车道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2)原机动车道两侧加宽、新建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3)新建人行天桥一座,人行天桥桩基共设计12根,为人工挖孔灌注桩,改扩建道路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灌注桩的桩径,桩长见表 1—1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将原已获批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部署:

非机动车道(双侧)→ 人行道(双侧)→ 挖孔桩 → 原机动车道加铺,

改为: 挖孔桩→ 非机动车道(双侧)→ 人行道(双侧)→ 原机动车道加铺。

事件二: 项目部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经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总监理工程师申请开工,被总监理工程师退回。

事件三: 专项施工方案中,钢筋混凝土护壁技术要求有: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 MPa后进行。

事件四: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前,项目部进行了外观调查,并采用探地雷达对道板下状况进行扫描探测,将旧水泥混凝土道板的现状分为三种状态;A为基本完好;B为道板面上存在接缝和裂缝;C为局部道板底脱空,道板局部断裂或碎裂;

事件五:项目部按两个施工队同时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计划显示挖孔桩施工需57天完工,施工进度计划见表1-2,为加快工程进度,项目经理决定将 9 、10、11、12 号桩安排第三个施工队进场施工,三队同时作业。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部改变施工部署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2、写出事件二中专项施工方案被退回的原因。

3、补充事件三中钢筋混凝土护壁支护的技术要求。

4、事件四中,在加铺沥青混凝土前,对C状态的道板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5、事件五中,画出按三个施工队同时作业的横道图,并计算人工挖孔桩施工需要的作业天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控制段现状底板顶高程30.Om,闸墩顶面高程42.Om,墩顶以上为现浇混凝土排架、启闭机房及公路桥。加固方案为:底板顶面增浇20cm混凝土,闸墩外包15cm混凝土,拆除重建排架,启闭机房及公路桥。其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排架采用爆破拆除方案。

施工过程中,针对闸墩新浇薄壁混凝土的特点,施工单位拟采用如下温控措施:①通过采用高效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②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③采取薄层浇筑方法增加散热面;④预埋水管通水冷却。

问题:

1.指出本工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主要伤害事故的种类,并列举相关作业。

2.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有关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在本工程施工现场的哪些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3.指出施工单位采取的温控措施中哪些不适用本工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下列场景,回答第{TSE}题

某桥梁工程,承担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达到安全文明施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制订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订了以下安全措施。

(1)模板安装完毕后,经签认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2)制作木支架、木拱架时,主要压力杆的纵向连接应使用对接法。

(3)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构件跨度大于4 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4)对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措施制订“十不吊”施工措施。

预制混凝土梁(板)安装时,对孔道已压浆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若无设计规定时,不得低于( )MPa。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