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单选题】下列载体导入宿主大肠杆菌细胞后,在平板上出现噬菌斑的是()

A.pBR322

B.pUC19

C.λgt

D.cosmid

E.M13mp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单选题】下列载体导入宿主大肠杆菌细胞后,在平板上出现噬菌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用T4病毒的两个品系感染大肠杆菌细胞,一个品系是小噬菌斑(m)、快速溶菌(r)和噬菌斑浑浊(tu)突变型;另一个品系对这3个标记都是野生型(十 十 十)。将上述感染的溶菌产物涂平板,结果如下:

(1)测定m—r、r—tu和m一tu的连锁距离? (2)这3个基因的连锁顺序如何? (3)并发系数是多少?它意味着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非电击条件下,把重组DNA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所依据的原理是转化和转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把少量T4噬菌体与过量的大肠杆菌细胞系B混在一起,然后在含一层厚营养琼脂细菌培养基的表面上铺一层薄的软琼脂层,细菌长成一片连续的菌苔。但在被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到达的地方,噬菌体增殖并杀死周围的细菌,在云状的菌落中形成一个圆形清晰的噬菌斑。一种已观察到的病毒突变可以改变噬菌斑的形状,噬菌体T4的r突变体首先被注意到,因为它们可以在大肠杆菌B的菌落中形成更大的噬菌斑(r代表快速溶菌)。r突变体中的rⅡ类型在大肠杆菌菌株K中并不形成噬菌斑,虽然它们可以起始侵染大肠杆菌K,但侵染不成功,不产生子代病毒。它们在大肠杆菌B上可辨的噬菌斑形态及无法在大肠杆菌K中生长的特性,很早就被用于鉴定突变的一般性质和遗传密码的三联结构。为进一步了解这些经典研究,给出8个rⅡ型突变子让你鉴别。首先,你做了一系列斑点测试,用高浓度的突变1和突变2分别侵染两个大肠杆菌K平板,这样,每个平板上大部分细菌都被侵染了,然后你在平板上依次滴一滴每种突变型和野生型T4噬菌体使之排列成环状。作为对照,你在一未被侵染的大肠杆菌K平板上也做了同样的处理,过夜培养后你观察到如图Q4.2所示的结果。

  

  图Q4.2多种rⅡ突变体的斑块测试

  这些结果很有意义,但你也许会感觉迷惑。为了确定在清晰斑上出现的是哪种噬菌体,你从野生斑和突变5形成的清晰斑中收集一些噬菌体并检测它们的生长情况。如你所料,从野生斑上收集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B和K上都可形成正常的噬菌斑。在突变5斑块上收集来的大多数噬菌体仍显示出突变体的性质:它们可以在大肠杆菌B上形成r噬菌斑,但不能在大肠杆菌K上生长;但来自突变5斑块上的某些噬菌体却表现为野生型,它们可在两个细胞株中形成正常的噬菌斑,野生型出现的频率很高,不可能来自反向突变(回复突变),因为反向突变即使发生,频率也只有10-6~10-5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将外源基因插入质粒载体,并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首次取得了基因转移的成功。( )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973年,美国科学家科恩将外源基因插入质粒载体,并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实现了表达,首次取得了基因转移的成功。( )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欲制备45 kb的DNA片段的克隆,应选择的载体和宿主为( )。

A.BAC、大肠杆菌

B.YAC、酵母

C.λ噬菌体、大肠杆菌

D.黏粒、大肠杆菌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基因工程的宿主细胞不包括哪一种?

A、噬菌体

B、酵母

C、大肠杆菌

D、哺乳动物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细菌的是()

A、大肠杆菌

B、放线杆菌

C、葡萄球菌

D、噬菌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DNA中,一般不用作克隆载体的是

A.质粒DNA B.大肠杆菌DNA

C.病毒DNA D.噬菌体DNA

E.酵母人工染色体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