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埃博拉出血热是感染 引起的。

A.汉坦病毒

B.埃博拉病毒

C.回归热螺旋体

D.恙虫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埃博拉出血热是感染 引起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于感染以下哪种病毒引起的()。

A、萼状病毒

B、埃博拉病毒

C、汉坦病毒

D、星状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会导致埃博拉出血热,致死率高达50%至90%。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针对埃博拉病毒的试验性疫苗,注射这种疫苗的小鼠有八成都不会再感染埃博拉病毒。在不远的将来,这种疫苗将可以使人不再感染埃博拉病毒。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结论?

A.研究人员目前还未对人试用过这种疫苗,不知道该疫苗的效果如何

B.研究人员制备“病毒免疫复合体”的过程中使用了烟草植株,这种方法有利于制成稳定且易长期保存的疫苗

C.这种疫苗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埃博拉病毒表面蛋白的一部分以及能识别病毒蛋白的抗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病毒免疫复合体”

D.利用埃博拉病毒分别感染注射及未注射疫苗的小鼠后,结果显示,只有未注射疫苗的小鼠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请选择正确答案: 1、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 ) A 2-20天...

请选择正确答案: 1、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是( ) A 2-20天 B 1-21天 C 1-30天 D 2-21天 2、现阶段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 ) A 及时发现并隔离病人、加强个人防护 B 接种特异性疫苗 C 禁止疫区人员入境 D 以上都是 3、下面对埃博拉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埃博拉病毒对热无抵抗力,60度可迅速灭活 B 室温存放1个月后,埃博拉病毒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C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D 埃博拉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等多种形态 4、关于埃博拉说法错误的是( ) A 目前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B 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C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0天 D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 5、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 ) A 立即给予病人穿戴隔离防护用品 B 抽血检测 C 单人单间隔离 D 立即报告当地卫生主管部门 6、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A 接触传播 B 飞沫传播 C 血液传播 D 口粪传播 7、隔离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确诊病例的方式为( ) A 接触隔离 B 飞沫隔离 C 以上都是 D 以上都不是 8、现阶段,对于无症状疫区来华人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A 集中医学观察 B 隔离治疗 C 健康监测 D 无需采取措施 E 住院观察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埃博拉出血热主要临床症状?( ) A 发热 B 呕吐 C 恐水 D 腹泻 E皮疹 10、埃博拉出血热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多选)( ) A 一般疫区旅行者 B 参与病例救治的医护人员 C 病人家属 D 卫生行政官员 E 航班空乘人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1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人类曾为拥有抗生素和疫苗战胜了诸如天花、鼠疫、霍乱、伤寒等可怕的传染病而骄傲。

正如俗话所说,“不要高兴得太早”,最近十多年来,一些新的而难以医治的传染病不断出 现在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尤其是在非洲发现的几种死亡率很高的烈性传染病,如拉沙热、马尔堡病毒症和埃博拉病等。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首次在扎伊尔出现,当年就造成 近千人死亡;今年4月再度亮相,50天内就感染124人,死亡89人。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现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四“杀手”,更令人忧虑的是,用传统方法减毒做成的艾滋病疫苗,可能会导致感染病毒。

值得庆幸的是,科学家们发现用基因治疗法可以治疗癌症和传染病。1990年科学家沃尔 夫首次将B—半乳糖苷酶基因,以质粒的形式直接活体注射到小鼠骼肌中,并检测到该酶的 表达。于是,遗传免疫新概念诞生了,它从理论上突破了传统遗传学的思维,引起了世界轰动。传统免疫主要是将抗原先免疫动物制备抗体,再用抗体进行接种;或是直接注射抗原或 减毒活疫苗激发体内免疫,以防止传染。但纯化抗原蛋白并非易事,纯度不高会影响免疫质量。从方法上讲,遗传免疫与传统免疫没有区别,所不同的是遗传免疫是用基因为抗原,无 需纯化蛋白,这不仅加速了抗体制备进程,而且特异性更强。

更令人称奇的是,遗传疫苗直接将编码抗原的DNA载体转移到生物体内,在转移部位的 细胞中产生该种抗原,这与减毒活疫苗的重要区别在于遗传疫苗没有复制能力,因而不会诱 导病毒感染。传统免疫的蛋白质纯化或疫苗灭活会产生变性,使其不能正确反映自然状态下 的信息。而遗传免疫是用基因诱导细胞产生蛋白抗原,能准确反映其三维空间信息。用生物方法制备的遗传疫苗具有包装容量大,能100%感染宿主细胞的特点。

近年来,用物理方法 制备遗传疫苗更常用,它无须制备缺陷型病毒这一复杂步骤,只需将编码抗原基因的重组DNA 直接转移到生物体内即可,并可多次使用。其方法有颗粒轰击、直接注射和脂质体介导的直 接注射。可直接将疫苗注射到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血管、表浅肌肉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内。 目前,遗传免疫在防治艾滋病、流感、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及制备肿瘤疫苗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有的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遗传免疫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 的“保护神”。

下列对遗传免疫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遗传免疫是一种将B—半乳糖苷酶基因以质粒的形式直接活体注射到小鼠骼肌中从而发挥免疫作用的免疫方法。

B.遗传免疫是一种无需纯化抗原蛋白而抗体制备过程更快捷的免疫方法。

C.遗传免疫是一种通过遗传疫苗直接将编码抗原的DNA载体转移到生物体内从而激发体内免疫的免疫方法。

D.遗传免疫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免疫法且可以防治各种难以医治的癌症和传染病的免疫方法。

下列对传统免疫法与遗传免疫法所作的比较,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免疫法和遗传免疫法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在免疫方法上有所不同罢了。

B.传统免疫法要先将抗原制成抗体,再用抗体进行接种;而遗传免疫法是直接将抗原或 减毒疫苗注射到体内激发体内免疫。

C.传统免疫法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有复制能力,可能会导致感染病毒;而遗传免疫法使用 的遗传疫苗没有复制能力,因而不会诱导病毒感染。

D.如果说传统免疫法是20世纪人类健康的“保护神”,那么遗传免疫法就是21世纪人类 健康的“保护神”。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免疫法只能治疗一些普通的病症,而对一些难以医治的传染病却无能为力。

B.艾滋病现已成为人类死亡第四“杀手”,前三种“杀手”是拉沙热、马尔堡病毒症和 埃博拉病。

C.遗传免疫现在还只是从理论上突破了传统遗传学的思维,能否成为现实还有待于实践。

D.用生物方法和物理方法制备遗传疫苗各有优点,但因物理方法更简单,利用率也更高, 因而现在也更常用。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遗传免疫应该能够应用于防治“非典”。

B.传统免疫法由于其自身的缺陷,最终必将被彻底淘汰而为遗传免疫法所全部取代。

C.虽然有新的难以医治的传染病不断出现,但这并不可怕,因为现在有了遗传免疫法, 一切都可迎刃而解了。

D.遗传免疫法最终必将使艾滋病、流感、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肿瘤患者起死回生。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以下属于生物学因素导致新发传染病流行的是()
A.O1群霍乱弧菌O基因突变,形成O139型霍乱弧菌

B.由于食用死去的灵长类动物尸体导致埃博拉出血热

C.加工食品污染导致沙门菌感染

D.抗生素滥用导致超级细菌产生

E.输血和血制品后艾滋病、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简述医务人员怎么做好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内感染控制?...

简述医务人员怎么做好埃博拉出血热医院内感染控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埃博拉出血热主要传播途径是医源性感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A. 肠道病毒

B. 腺病毒

C. 鼻咽病毒

D. 埃博拉病毒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

A、埃博拉出血热的患者

B、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大猩猩

C、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黑猩猩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

E、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羚羊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