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背景资料 某高级住宅工程,建筑面积8000㎡,由3栋塔楼构...

背景资料 某高级住宅工程,建筑面积8000㎡,由3栋塔楼构成,地下2层(含车库),地上28层,底板厚度800mn,由A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合同约定工程最终达到绿色建筑评价二星级。 工程开始施工正值冬季,A施工单位项目部编制了冬期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情况对底板混凝土的养护采用综合蓄热法,对底板混凝土的测温方案和温差控制,温降梯度,及混凝土养护时间提出了控制指标要求。 项目部制定了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和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规范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程序的管理流程;制定了向保险公司投保的风险转移等措施,达到了应对负面风险管理的目的。 施工中,施工员对气割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主要内容有:气瓶要防止暴晒;气瓶在楼层内滚动时应设置防震圈;严禁用带油的手套开气瓶。切割时,氧气瓶和乙炔瓶的放置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8m;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20m;气瓶内的气体应尽量用完,减少浪费。 外墙挤塑板保温层施工中,项目部对保温板的固定、构造节点的处理等内容进行了隐蔽工程验收,保留了相关的记录和图像资料。 工程验收竣工投入使用一年后,相关部对该工程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按照评价体系各类指标评价结果为:各类指标的控制项均满足要求,评分项得分均在42分以上,工程绿色建筑评价总得分65分,评定为二星级。 问题: 1.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方法还有那些?对底板混凝土养护中温差控制、温降梯度、养护时间应提出的控制指标是什么? 2.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还有那些?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还有哪些? 3.指出施工员安全作业交底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墙体节能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或内容还有那些? 5.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共有几类?不参与设计评价的指标有哪些?绿色建筑评价各等级的评价总得分标准是多少? 6.补加:第5问应该就绿色施工方面的内容展开,结果拐到了绿色建筑上了。考考你: 绿色施工的建筑是不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不是需要通过绿色施工实现?

暂无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背景资料 某高级住宅工程,建筑面积8000㎡,由3栋塔楼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五)背景资料

某高级住宅工程,建筑面积8000m,由3栋塔楼构成,地下2层(含车库),地上28层,底板厚度800mm,由A施工总承包单位承建。合同约定工程最终达到绿色建筑评价二星级。

工程开始施工正值冬季,A施工单位项目部編制了冬期施工专项方案,根据当地资源和气候情况对底板混凝土的养护釆用综合蓄热法,对底板混疑士的测温方案和温差控制,温降梯度,及混凝土养护时间提出了控制指标要求。

项目部置顶了项目风险管理制度和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规范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等风险管理程序的管理流桯;制定了向保险公司投保的风险转移等措施,达到了应对负面风险管理的目的。

施工中,施工员对气割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作业交底,主要内容有:气瓶要防止暴晒;气瓶在楼层内滚动时应设置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离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8m;作业点离易燃物的距离不小于20m;气瓶内的气体要尽量用完,减少浪费。

外墙挤塑板保温层施工中,项目部对保温板的固定、构造节点的处理等内瑢进行了隐蔽工程验收,保留了相关的记录和图像资料。

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一年后,相关部门对该工程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按照评价体系各类指标评价结果为:各类指标的控制项均满足要求,评分项得分均在42分以上,工程绿建筑评价总得分65分,评定为二星级。

问题:

1.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方法还有哪些?对底板混凝土养护中温差控制、温降梯度、养护时间应提出的控制指标是什么?

2.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还有哪些?应对负面风险的措施还有哪些?

3.指出施工员安全作业交底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4.墙体节能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的部位或内容还有哪些?

5.绿色建筑运行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共有几类?不参与设计评价的指标有哪些?绿色建筑评价各等级的评价总得分标准是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45000㎡,地下2层,地上26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基础底标高为一9.0m,由主楼和附属用房组成,基坑支护采用复合土钉墙,地质资料显示,该开挖区域为粉质黏土且局部有滞水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项目部在编制的“项目环境管理规划”中,提出了包括现场文化建设、保障职工安全等文明施工的工作内容。

事件2:监理工程师在消防工作检查时,发现一只手提式灭火器直接挂在工人宿舍外墙的挂钩上,其顶部离地面的高度为1.6m,食堂设置了独立制作间和冷藏设施,燃气罐放置在通风良好的杂物间。

事件3:在砌体子分部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发现有个别部位存在墙体裂缝。监理工程师对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进行了验收,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4: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于9月17日对项目进行执法大检查,发现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二级注册建造师。为此,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做出对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于9月21日在当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平台上做了公示;并于9月30日将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上报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问题

1.事件1中,现场文明施工还应包含哪些工作内容?

2.事件2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手提式灭火器还有哪些放置方法?

3.事件3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妥当?对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砌体应如何整改验收?

4.事件4中,分别指出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做法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背景资料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120000㎡,地下2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合同工期780d。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及其他招标文件参加了该工程的投标,并以34263.29万元的报价中标。双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201)签订了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约定:本工程采用固定单价合同计价模式;当实际工程量增加或减少超过清单工程量的5%时,合同单价予以调整,调整系数为0.95或1.05;投标报价中的钢筋、土方的全费用综合单价分别为5800.O0元/m3、32.00元/m3。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任命李某为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并规定其有权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对合同造价进行了分析。各项费用为:直接费26168.22万元,管理费4710.28万元,利润1308.41万元,规费945.58万元,税金1130.80万元。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部对清单工程量进行了复核。其中:钢筋实际工程量为9600.00t,钢筋清单工程量为10176.00t;土方实际工程量为30240.OOm3,土方清单工程量为28000.00m3,施工总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了工程价款调整报告。

事件4: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施工,项目部采用的施工工艺有:小砌块使用时充分浇水湿润;砌块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芯柱砌块砌筑完成后立即进行该芯柱混凝土浇灌工作;外墙转角处的临时间断处留直槎,砌成阴阳槎,并设拉结筋,监理工程师提出了整改要求。

事件5: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向备案机关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包括工程报建日期、施工许可证号、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等内容和验收人员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备案机关要求补充。

问题

1.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事件1中项目经理的权限还应有哪些?

2.事件2中,按照“完全成本法”核算,施工总承包单位的成本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应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3.事件3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钢筋和土方工程价款是否可以调整?为什么?列表计算调整后的价款分别是多少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4.指出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5.事件5中,建设单位还应补充哪些单位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16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案例分析题(四)】某新建住宅工程,建筑面积43200㎡,结构,投资额25910万元。

建设单位自行编制了招标工程量清单等招标文件,其中部分条款内容为:本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模式:承包为土建、水电安装、内外装修及室外道路和小区园林景观;施工质量标准为合格;工程款按每月完成工作量的80%支付,保修金为总价的5%,招标控制价为25000万元;工期自2013年7月1日起至2014年9月30日止,工期为15个月;园林景观由建设单位指定专业侵蚀单位施工。

某工程总承包单位按市场价格计算为25200万元,为确保中标最终以23500万元作为投标价,经公开招投标,该总承包单位中标,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A,并上报建设行政主管部分,建设单位因资金紧张提出工程款支付比例修改为按每月完成工作量的70%支付,并提出今后在同等条件下改施工总承包单位可以优先中标的条件。施工总承包单位同意了建设单位这一要求,双方据此重新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B,约定因此执行。

施工总承包单位组建了项目经理部,于2013年6月20日进场进行施工准备,进场7天内,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完成了图纸绘制工作,相关方提出并签了意见,项目经理部进行了图纸交底工作。

2013年6月28日,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其中:项目成本目标为21620万元,项目现金流量表如下:(单位:万元)略

项目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略

截止2013年12月来,累积发成工程成本10395万元,处置废旧材料所得3.5万元,获得贷款资金800万元,施工进度奖励146万元。

内装修施工时,项目经理配发现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未包括一层公共区域地面面层子目,铺占面积1200㎡。因招标工程量清单中没有类似子目,于是项目经理按照市场价格系重新组价,综合单价1200㎡,经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后上报建设单位。

2014年9月30日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按照相关规定,提交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人防及消防单位出具的验收文件,并获得规划,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了相关备案工作。

问题:

1、双方签订合同的行为是否违法?双方签订的哪份合同有数?施工单位遇到此类现象时,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2、工程图纸会审还应有哪些单位参加?项目经理部进行图纸交底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3、项目经理部制定项目成本计划的依据有哪些。施工至第几个月时项目累计现金流为正?该月的累计净现金流是多少万元。

4、截止2014年12月末,本项目的合同完工进度是多少。建造合同收入是多少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资金供应需要考虑哪些条件。

5、招标单位应对哪些招标工程量清单总体要求负责。除工程量清单品项外,还有哪些情况允许调整招标工程量清单所列工程量。依据本合同原则计算层公共区域楼地面面层的综合单价(单位:元/m2)及总价(单位: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分别时多少。

6、在本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中,施工总承包单位还要向建设单位提交哪些文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墙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Ⅰ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验。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发现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本工程采用某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签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分部验收。

【问题】

1.事件一中,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现场的施工准备还应检查哪些工作?钢构件现场堆放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事件二中,建筑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隔离的主要防火构造做法是什么?幕墙工程中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项目有哪些?

3.事件三中,指出防水节点施工做法图示中的错误?

4.事件四中,新型保温材料使用前还应有哪些程序性工作?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组织有什么不妥?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背景资料: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15000㎡,地下两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800mm厚钢筋混

背景资料:(2016年一建建筑工程案例分析真题)

某新建工程,建筑面积15000㎡,地下两层,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800m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总高20m。建设单位与某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总承包合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的基坑工程分包给了建设

单位指定的专业分包单位。

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成立了安全生成领导小组,并配备了3名土建类专业安全员,项目经理部对现场的施工安全危险源进行了分辨识别。编制了项目现场防汛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履行了审批手续,并要求专业分包单位按照应急

救援预案进行一次应急演练。专业分包单位以没有配备相应救援器材和难以现场演练为由拒绝。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根据国家和相关规定进行整改。

外装修施工时,施工单位搭设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图)。架体搭设完成后进行了验收检查,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项目经理组织参见各方人员进行高出作业专项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悬挑式物料平台等。

监理工程师认为检查项目不全面,要求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予以补充。

问题:

1、本工程至少应配置3名专职安全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部配置的》专职安全员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2、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的防汛应急救援预案,专业承包单位应该如何执行?

3、支出背景资料中脚手架搭设的错误之处。

4、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现场高处作业检查的项目还应补充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背景资料:

某工程项目建筑面积6200㎡,地上12层,地下2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施工单位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平面图设计中依次考虑了如下几项工作:(1)布置现场内的运输道路,因场地条件限制采用主干道和消防车道合一单向行驶,道路宽度为3.2m;

(2)确定起重机的位置,本工程采用一台有轨式塔吊,为方便运输,将塔吊安放在临现场大门一侧;(3)确定仓库及加工场的位置;(4)布置水电管线,其中沿距拟建房屋30m远的主干道路边每隔150m布置一个消火栓;(5)布置临时房屋,并在项目经理部办公室的墙面上悬挂了“五牌”和“一图”;(6)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组织实施。

当该工程进行到第8层拆除钢模板时,将拆下的18根钢管(每根长4m)和扣件运到井字架的吊盘上,5名工人随吊盘一起从8层高处下落。此时,该机器的操作人员因事未归,一名刚刚招来两天的合同工开动了卷扬机,卷扬机下降过程中,钢丝绳突然折断,人随吊盘下落坠地,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事后调查发现:某滑轮边缘出现破损未能及时发现更换,施工单位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问题:

1.在施工平面图设计中考虑的工作中存在那些不妥之处?如何改正?

2.如塔吊吊装施工区域有高压线通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若将上述依次考虑的各项工作作为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是否妥当,如果不妥,其正确的步骤是什么?

4.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是否正确?为什么?

5.分析这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上述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多长时间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本次安全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内容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建设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150000㎡,由A、B、C、D共4幢户型相同独立的住宅楼组成。地下1层,地上28层,建筑高度84m,剪力墙结构;合同质量要求是当地省部级优质结构工程。

技术方案评议时,项目经理认为该项目的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应采用:

钢筋工程:直径12mm以上受力钢筋,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连接。

模板工程:剪力墙采用30系列组合小钢模板,顶板采用50mm厚木板。

脚手架工程:外脚手架方案采用敞开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从地到顶。

垂直运输:3台吊篮。

问题:

(1)该钢筋方案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

(2)该模板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3)该脚手架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4)该垂直运输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背景资料】

某汽车模具厂厂房工程,建筑面积6000㎡,地上2层,首层层高13m,二层3.6m。独立柱基础,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首层结构柱一次浇筑。工期300日历天,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要多点交叉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首层施工前,项目部组织了脚手架、平台、梯子等安全设施的检查。监理单位认为检查的安全设施缺项,要求重新检查。

事件二:设备安装过程中,项目部使用钢管和扣件临时搭设了一移动平台用于设备安装作业,该平台高6m,台面面积15㎡。

问题:

1.首层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属于高处作业的哪一级?高处作业分级标准内容有哪些?

2.事件一中,项目部应增加检查的安全设置有哪些?

3.事件二中,项目部搭设的移动平台高度、台面面积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作业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4.模板、脚手架作业拆除时,交叉作业的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5.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背景资料

某群体工程,主楼主楼地下二层,地上八层,总建筑面积26800㎡,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建设单位分别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组织总设计时,发现其总进度计划部分仅有网络图和编制说明。监理工程师认为该部分内容不全,要求补充完善。

事件二:某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1所示。因工艺设计采用某专利技术,工作F需要工作B和工作C完成以后才能开始施工。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对该进度计划网络图进行调整。

事件三:施工过程中发生索赔事件如下:

(1)由于项目功能调整变更设计,导致工作C中途出现停歇,持续时间比原计划超出2个月,

造成施工人员窝工损失13.6万元/月×2月=27.2万元;

(2)当地发生百年一遇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工作E停工、清理恢复施工共用3个月,造成施

工设备损失费用8.2万元、清理和修复过程费用24.5万元。

针对上述(1)、(2)事件,施工单位在有效时限内分别向建设单位提出2个月、3个月的工

期索赔,27.2万元、32.7万元的费用索赔(所有事项均与实际相符)。

事件四:某单体工程会议室主梁跨度为10.5m,截面尺寸(b×h)为450mm×900mm。施工

单位按规定编制了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对施工总进度计划还需补充哪些内容?

2.绘制事件二中调整后的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双代号),指出其关键线路(用工作表示),并计算其总工期(单位:月)。

3.事件三中,分别指出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工期索赔和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该专项方案是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该梁跨中底模的最小起拱高度、跨中混凝土浇筑高度分别是多少(单位:mm)?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