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计算长期刚度时,θ的物理意义是()。

A.长期刚度增大系数

B.长期刚度折减系数

C.长期变形和短期变形的比值

D.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应力值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计算长期刚度时,θ的物理意义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钢笳混凝土构件挠度计算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议:可取同号弯矩内的( )进行计算。

A.弯矩最小截面的刚度

B.弯矩最大截面的刚度

C.最大刚度

D.平均刚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受弯构件的抗弯刚度Bs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σq应取为( )。

A、荷载基本组合下的应力值

B、荷载频遇组合下的应力值

C、荷载标准组合下的应力值

D、荷载准永久组合下的应力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求解短期抗弯刚度Bs的公式,配筋率ρ应该取构件中哪个截面的钢筋用量?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述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要求,试问,其中何项组合中的要求全部是正确的?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解答。 (1)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均应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并应考虑偶然偏心引起的地震效应叠加进行计算; (2)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计算,并按其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 (3)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 (4)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框架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其箍筋应在全高范围内加密。 (A)(1)(2) (B)(1)(3)(4) (C)(2)(3)(4) (D)(3)(4)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规定,模板及支架设计的内容有( )。

A、模板及支架的选型及构造设计;

B、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及其效应计算;

C、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验算;

D、模板及支架的抗倾覆验算;

E、编制模板及支架的施工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中间层中柱A,与柱上端、下端节点交汇的各柱及各梁的轴线尺寸及刚度(ED如图5-9 1所示,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设计值占总弯矩设计值的75%以上,试问此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的规定,应取以下何项数值为正确值?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三层框架,计算简图如图1-5所示,各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及楼层侧向荷载标准值如图1-5所示。假设,该框架满足用反弯点法计算内力的条件,首层柱反弯点在距本层柱底2/3柱高处,二、三层柱反弯点在本层1/2柱高处。试问,一层顶梁L1的右端在该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Mk(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试问,在进行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承载力计算时,应满足以下何项地震作用要求? 提示:梁、柱腹板宽厚比均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弹性设计阶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

A.按有效截面进行多遇地震下的验算

B.满足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C.满足1.5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D.满足2倍多遇地震下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支架上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有( )。

A.支架稳定,强度、刚度的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验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 1.3;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挠度不得大于结构跨度的1/400

B.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C.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

D.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E.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震作用下首层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为36000kN。试问,下列何项主张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沿该建筑物竖向框架结构的层刚度无突变,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分布均匀。已求得首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5。1~3层柱截面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均相同。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边柱、中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为:边柱Vcua1=678kN,中柱Vcua2=960kN。罕遇地震作用下首层弹性地震剪力标准值为36000kN。试问,下列何项主张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作答。

A.不必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B.需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且必须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C.通过调整柱实配钢筋使Vcua1和Vcua2增加5%后,可不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D.可采用弹塑性变形的简化计算方法,将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弹性分析的层间位移乘以增大系数1.90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题29~34:某1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箱形基础顶为嵌固端,房屋高度为36.4m。首层层高为4.0m,2~10层层高均为3.6m。该房屋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已知:特征周期Tan=0.35s,考虑非承重墙体的刚度,折减后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0s,地震影响系数α1=0.0459;各层(包括屋面层)重力荷载代表值总和∑Gi=110310kN,各层(层顶质点)重力荷载代表值Gi与该层质点计算高度Hi乘积之和∑GiHi=2161314kN.m,第9层(层顶质点)的G9H9=267940kN.m。当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第9层(层顶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9(kN)时,试问,其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A.405

B.455

C.490

D.535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