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说唱老艺人甲经多年搜集、整理,将一民间传说创作成评书《八仙过海》,同时录制成磁带。《八仙过海》在电

5.说唱老艺人甲经多年搜集、整理,将一民间传说创作成评书《八仙过海》,同时录制成磁带。《八仙过海》在电台播出时,作家乙逐段录音,并根据录音记录成书,出版了同名小说《八仙过海》,署名为乙。对此,不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的是:() A、评书《八仙过海》为甲创作的口述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B、民间传说不是作品,故对八仙过海的故事任何人均可利用 C、乙未经许可,将录音记录成书作品出版,侵犯了甲的著作权 D、如果乙将民间传说改编为小说,则仍然侵犯甲的著作权

A、A

B、B

C、C

D、D

暂无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说唱老艺人甲经多年搜集、整理,将一民间传说创作成评书《八仙过…”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是

A. 《针灸大成》

B. 《针灸大全》

C.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D. 《十四经发挥》

E. 《奇经八脉考》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下列关于著作权归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二人合作创作一剧本,该剧本的著作权由甲、乙共同享有。

B、甲委托乙创作一幅画,二人未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该画的著作权属于甲。

C、甲收购油画《月色》一幅,甲因此获得了该油画的展览权。

D、甲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整理汇编成《知识产权法法条解析》一书,该书著作权由甲享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05年7月,国外出版了俄文版纪实文学作品《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我国甲出版社经与有关著作权人洽商后,于2005年12月取得了该书的中文翻译权和简化字版出版权,在当地版权局办理了版权贸易合同登记手续后,将该选题列入2006年度选题计划报出版行政部门备案。

2006年1月,甲出版社与中国公民杨民签订了作品委托翻译合同。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杨民联系译者将俄文版《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于2006年8月底之前翻译成中文,以保证2006年年底之前能够出书;翻译费的标准为45元/千字,出书后两个月内支付;甲出版社享有翻译作品的著作权,译者对翻译作品享有署名权,译者名单由杨民提供;杨民确保不侵犯他人权利。

2006年2月,杨民与中国公民王建签订翻译协议书约定:杨民委托王建将俄文版图书《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于2006年8月底之前翻译成中文;中文版上的译者姓名为王建;翻译费在交稿时一次付清,标准为35元/千字;若译稿存在质量问题,王建应积极配合出版社进行修改。

2006年8月中旬,王建将全部译稿交给杨民,杨民按翻译协议书的约定向王建支付了翻译费。

甲出版社收到杨民交来的译稿后,安排本社助理编辑葛军担任责任编辑。葛军抓紧时间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并针对稿件中存在的问题以甲出版社名义撰写了退修意见,与译稿一起通过杨民交王建处理。王建对译稿作了修改后再次交给杨民。在将修改稿交给葛军时,杨民同时提交了译者名单和授权书各一份。名单中所列的译者为“杨民”,授权书的内容是“《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一书的全体译者授权杨民全权代理全体著作权人跟甲出版社协商议定出版上述作品的全部有关事宜”,落款为“杨民、王建”。葛军当场全部签收。

葛军逐一复核了王建的修改,觉得原来提出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便决定发稿。担任复审的编辑室主任翻阅译稿后,未见葛军提请复审解决的问题,便签字同意发稿。终审者重点抽查部分译稿后,未发现政治性、思想性问题,就同意复审的意见,准予发稿。

2006年11月,面封、扉页和版权页上都标有“杨民译”的《赫鲁晓夫的外交生涯》中文版由甲出版社出版,并由该社总发行。甲出版社也于当月向杨民支付了该书的翻译费。

2006年12月,王建向人民法院提起著作权侵权之诉。王建认为:甲出版社与杨民未经王建同意,也未签订出版合同,就出版了王建的翻译作品,并且书上的译者署名是“杨民”而不是“王建”,这侵犯了王建的复制权、发行权及署名权。法院审核王建提交的翻译协议书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认定王建享有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但对王建提出的诉讼请求没有全部支持。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案例分析题 甲杂志社办有经济论坛性刊物 《中国国情》。...

案例分析题 甲杂志社办有经济论坛性刊物 《中国国情》。乙出版社欲出版《中国趋势》一书。某编辑在甲杂志社购买《中国国情》杂志时向原杂志社负责发行工作的曹某提出使用《中国国情》 杂志上文章的要求,曹某当即表示同意,并以“甲杂志社”的名义出具了书面意见,内容为:“乙出版社:我社同意贵社使用已经出版的各期《中国国情》的文字 、资料 ,并按贵社规定计酬。”落款为“甲杂志社编辑部,1996年4月30日”,并盖有甲杂志社的钢印。乙出版社采用了《中国国情》杂志上包括叶某等29位作者所写的29篇文章,编辑、出版、发行了《中国趋势》一书。书名为史某编著,乙出版社在出版该书前未就使用 《中国国情》 上发表的文章征得作者的许可或者签订出版协议。乙在出版《中国趋势》后,向杂志社汇去稿酬3000元,但是杂志社未取。 乙出版社在出版《中国趋势》一书时,对叶某等29位作者的文章均进行了更改,其中,16篇的标题含义已发生了变化。该书在使用上述文章时未在每篇文章中署相应作者的姓名,而是在该书的《后记》中集中列举各位作者的姓名,使每篇文章与其作者不能一一对应,并且将部分作者的姓名写错。上述情况发生后,杂志社与叶某等29位作者分别缔约,取得他们作品的专有使用权。 请问: (1)被告侵犯了原告哪些权利?(字数不少于300字) (2)原告是否侵犯了甲杂志社的专有使用权?(字数不少于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05年2月,王敏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其作品《网络...

2005年2月,王敏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其作品《网络信息检索指南》在中国内地的中文版图书、电子出版物专有出版权授予甲出版社。合同的约定中包括:甲出版社按50元/千字的标准向王敏支付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的标准为5%,当印数超过10000册时,超过部分的印数稿酬标准提高到8%;稿酬的计算方法均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基本稿酬和第一次印数稿酬均在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内付清。签约后,王敏在约定的期限内将《网络信息检索指南》的全部电子稿件交付甲出版社。2005年11月,《网络信息检索指南》一书出版。该书每个页面的版心部分排30行,每行30字;正文部分共252面,其中有6章的末尾留有空白,合计共120行;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末尾的空白合计10行;还有主书名页1页,用与正文不同的纸张印刷。版权页上载明的印数为6500册,字数为247.7千字。计算基本稿酬时,助理编辑小陈利用该书的电子排版文件借助计算机统计字数。计算机统计得出的正文部分字数为187835字。于是小陈办理了支付基本稿酬9390元(50×187.8=9390)的手续,并于11月底汇寄给王敏8338.32元,同时告诉他出版社已经代扣缴个人所得税1051.68元。2006年3月,王敏向法院诉称:甲出版社至今未支付应该付的印数稿酬;按税前数额计的基本稿酬应该为12385元(50×247.7=12385),但甲出版社少付了2995元。甲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作者著作权,所以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付足《网络信息检索指南》一书的基本稿酬并立即结付印数稿酬。甲出版社辩称:《网络信息检索指南》一书的基本稿酬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结算的,并未少付,王敏的计算方法有误。印数稿酬确实尚未结付,这是由于合同中约定的印数稿酬标准与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不一致,需要双方按国家版权局规定的标准签署补充协议书对原出版合同进行修改后,才能支付。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公司摄制了电影《心术》,公映后获得广泛好评。乙公司经甲公司授权,将《心术》制作成DVD出版发行。丙公司经甲公司和乙公司授权,将《心术》上传到网络上供网民付费下载观看,丙公司为此设置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下述擅自实施的行为中,构成侵犯著作权的有哪些?()

A、A购买了一个正版《心术》DVD,用于在自己经营的长途客车上放映

B、B购买了十个正版《心术》DVD,放在自己经营的书店里用于出租

C、C避开丙公司采取的技术措施免费下载了一份《心术》和女友在电脑上欣赏

D、D电视台未经甲同意,将《心术》作为节目播出,但D电视台愿意支付费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而成,第一...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而成,第一步骤为第二步骤提供半成品,第二步骤将半成品加工为产成品,直接材料在第一步骤开始时一次投入,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计入产成品成本的费用采用定额比例法进行计算。2009年11月份完工产量为500件,有关资料如下:第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项目直接材料定额工时/小时直接人工/元制造费用/元合计/元定额/元实际/元月初在产品成本1040062006800本月生产费用580001900020800合计分配率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6000044000月末在产品成本1200016000?第二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项目直接材料定额工时/小时直接人工/元制造费用/元合计/元定额/元实际/元月初在产品成本10089602016本月生产费用7200667813878合计分配率应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9000月末在产品成本2400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登记完成产品成本明细账和产品成本汇总表,并按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结转半成品成本。(2)编制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A.犯罪中止

B.犯罪既遂

C.不构成犯罪

D.犯罪未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其出资比例分别为20%、20%、60%。现丙与丁达成协议,丙将
甲、乙、丙三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其出资比例分别为20%、20%、60%。现丙与丁达成协议,丙将自己在该公司的出资全部转让给丁。甲、乙知晓后均不同意。以下几种意见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是( )。

A.甲和乙都不愿购买丙欲转让的出资,丙也不得将出资转让给丁

B.甲和乙都不愿购买丙欲转让的出资,丙就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C.丙的表决权占全体股东表决权的 112以上,他完全有权决定将出资转让给丁

D.丙有权自由地转让出资,无需经甲、乙同意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