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张某,男,20周岁。某日酒后,张某指责其同事刘某不够朋友,引起争吵,在两人争吵推搡之中,张某掏出随身携带的自制匕首,朝刘某胸部猛刺几刀,致刘某当场死亡,张某杀人后回家睡觉,后被公安机关抓获。本案中,张某的杀人行为属于犯罪构成中的()。

A.犯罪客观方面

B. 犯罪客体

C. 危害结果

D. 犯罪主体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张某,男,20周岁。某日酒后,张某指责其同事刘某不够朋友,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赌徒刘某最近连输了几笔钱,某日,他在商店发现一男子张某买东西时出手大方,感觉此人有钱,决定绑架他。于是刘某就尾随张某,当行进至一偏僻胡同时,刘某从后面上前将其击昏,后叫来出租车谎称该张某是他朋友喝多了要送回家。刘某叫司机将车开到自己家,他把被击昏的张某背到屋里,这时张某醒了过来,刘某叫他给家里打电话交10万元再放他走。张某给家里打了电话后,刘某突然想起张某身上应该带着钱,便以殴打为手段,逼迫张某交出,张某被迫交出随身带着的7000元钱。下列关于对刘某的行为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应定绑架罪从重处罚

B.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绑架罪

D.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刘某(男)与关某(女)于1957年结婚,婚后生育有一女刘雨。两人工作努力,生活勤俭,自己积累了3万元积蓄。关某于1983年车祸去世,保险公司理赔2万元,受益人为刘某。刘雨于1995年与孙友结婚,考虑到父亲身体不好,婚后仍然与刘某生活在一起。1987年,刘雨难产而亡,留下女儿孙婷婷。之后,孙友便独自承担起照顾刘某和孙婷婷的责任。即使孙友和李香再婚后也没有分家另过,一家人和睦相处,刘某还时常和邻居称赞孙友。1998年,刘某携外孙女孙婷婷外出,中途不幸翻车,刘某当场死亡,孙婷婷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刘某在老家还有一个弟弟刘建和妹妹刘燕闻讯赶来帮助料理后事。大家清理遗物时发现,刘某尚有存款5万元(即3万元积蓄和2万元保险理赔金),一只价值8000元的玉瓶和一套价值6000元的玉饰。刘某早已留有一份遗嘱,称玉瓶赠与老朋友张某,玉饰留给孙婷婷。刘建和刘燕认为剩余财产应该由他们继承,孙友作为女婿,又已经再婚,无权继承。

本案中刘某的遗产应该如何继承?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孙某,女,22岁,某厂车间纺织工人。刘某,男,27岁,与孙某同在一个车间工作。刘某进厂后,与孙某分在一处,因孙某在刘某进厂时被厂领导安排,对刘某进行工作指导。刘某因此非常感激孙某,经常隔三差五地去孙某宿舍看望孙某。孙某刚开始不在意,后来,刘某在厂子里到处宣扬说自己正和孙某谈恋爱,并警告其他人不准再接近孙某,不准再打孙某的主意。孙某知道后告诉刘某,说自己已有男朋友并已准备结婚,让他不要瞎说。但刘某不听,仍在厂里大肆渲染他与孙某的恋爱关系。孙某听后非常气愤,多次警告刘某,但刘某仍坚持己意,并扬言要找孙某男友算账。孙某忍无可忍,在一次厂里大会上向大家公开说明,她与刘某之间无任何关系。刘某恼羞成怒,以后经常公开侮辱孙某,不断采用各种下流手段,致使孙某不堪忍受,服毒自杀。此案被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至一审结束,刘某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3年。刘某不服,以双方谈恋爱中的打情骂俏不构成犯罪为由上诉;孙某的法定代理人丙亦上诉至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的刑罚太轻。二审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此案,认为刘某侮辱他人情节恶劣,且致被害人死亡。因而遂改判刘某有期徒刑3年,宣判后予以收监执行。

  问:

  (1) 本案程序上存在哪些问题?

  (2) 二审法院改判缓刑为实刑的作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3) 在什么情况下二审程序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刘某(男,28岁)与肖某(女,27岁)原是同一企业职工。双方于1998年自由恋爱,2000年5月登记结婚。婚后感情较好。2002年1月,刘因犯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在刘服刑期间,肖曾去看过他,并写信鼓励他好好改造。刘某也听取妻子的意见,表现良好,并减刑半年。2002年3月,肖的父母亲看望肖,劝说肖与刘离婚,并给肖介绍男朋友。恰在此时,肖发现自己已怀上刘的孩子,便去医院做了人工流产。刘得知此事后责怪肖未与自己商量,为此两人发生争吵。肖思前想后,认为还是应听从父母的劝告,与刘离婚。2003年1月,肖以婚后经常吵架,刘犯罪被判刑为由,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讼。刘坚决不同意离婚。问:对肖的离婚请求应如何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述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案例一: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现在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学时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则比较亲好。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 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她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 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区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社区工作者在与刘某进行沟通时,应需要运用的技巧是( )。 ①同感 ②诚恳 ③温暖与尊重 ④积极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当前刘某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B.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

C.刘某不能作为弱势群体接受特殊照顾

D.受刑者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本案例不能体现社区工作者的哪项工作内容( )。A.社区服务

B.社区照顾

C.社区卫生

D.社区矫正

社区工作者安排刘某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其经常迟到,针对这一情况,社区工作者应( )。A.对其行为进行批评并要其检讨

B.放任自流,不再管他

C.与其进行谈话,对其进行引导

D.对其进行说教

针对刘某当前的状况,其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是( )。A.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B.教育、就业权益的需要

C.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D.人格尊重权利的需要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刘小莹,现年24岁,某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某外贸部门搞财务。其身材苗条、面容娇好,因会搭配穿着和修饰,故穿着打扮非常得体,显得贤淑且端庄秀丽,在学校时被同学誉为“校花”,整天被充满爱慕之心的男同学捧着、追着。20岁大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开始颇受单位的男士们的“关注”。但近2年来,同事们渐渐发现刘小莹不再像以前那样梳妆打扮,穿着也不再得体,常常是邋邋遢遢的,身上也发出一阵阵浓烈的汗臭味,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且总是出差错,对领导,同事与家人、朋友的关心、询问不理不睬,对年老多病的父母漠不关心,不论谁问她问题均回答极为简单。请问刘小莹属于哪一类精神障碍()

A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B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C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D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案例分析三:

刘某,男,现年32岁,未婚,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祖籍在河南,户口迁至上海,故刘某在上海无其他亲戚,且父亲去世。刘某头脑简单、性情憨厚,江湖义气浓厚。高中毕业后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因为哥们儿义气,协助朋友入室盗窃,被判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押至安徽某监狱服刑。年初执行期满回沪,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母亲的退休金生活。作为30多岁的他自然不甘心,但找工作又存在自卑心理。刘某陷入于既想融入社会,又害怕因有前科而遭到社会排斥的困境。

问题:

1.请问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请对刘某的问题进行分析。

3.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你该如何作出干预,请列出简要的干预要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刘某,男,17岁,检察院以伤害罪对其提起公诉。因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遂要求某律师事务所指定律师为其辩护。该律师事务所指定李律师作辩护人。李律师不能以( )为由,拒绝担任刘某的辩护人。

A.无被告委托

B.与被告人哥哥是朋友,应当回避

C.指定辩护无经济效益,完不成经济指标

D.刚刚从事律师工作不久,缺乏办理此种案件的经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刘某,男,46岁,年幼时父母离异,跟父亲和姐姐一起生活,不再与母亲来往。刘某小时候特别调皮,经常惹事,父亲脾气暴躁,常对他拳脚相加。刘某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和姐姐比较贴心。1992年,刘某因严重犯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服刑期间,刘某因表现良好多次被减刑,2008年底假释回家,按规定接受社区矫正。回家后,刘某与父亲同住。父亲靠退休金生活,经济比较紧张,对刘某给家庭造成的影响耿耿于怀,常常冷嘲热讽。姐姐在大型超市当理货员,工作十分辛苦,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还是非常关心弟弟,常常送些生活用品并帮忙洗洗涮涮。刘某觉得姐姐生活不容易,不愿给姐姐添麻烦。目前,刘某没有固定工作,仍单身一人。看着昔日的同学、朋友都已成家立业,他也很想做点事情,可是做生意没本钱,找工作没技能。在屡屡碰壁后,刘某牢骚满腹,情绪很不稳定,在接受社区矫正初期非常抵触。社会工作者安排他定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但刘某经常迟到。

问题:

1.刘某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是什么?

2.社会工作者与刘某建立专业关系时需要运用哪些专业技巧?

3.下列说法中,符合矫正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有哪些? (答题时只需在专用答题卡上写出正确选项的代码)

a、社会工作者应该认同刘某的价值、尊严及社会权利。

b、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刘某本身及其过去的犯罪事实。

c、刘某的迟到可能是有原因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结合实际对刘某的问题作个别化

处理。

d、社区公益劳动是一种既定安排,社会工作者应该要求刘某在任何情况下都准时参加。

e、社会工作者应该相信刘某是可以改变的。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