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农村民办文化是如何规定的?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的具体时间是()

A.2006年11月7日

B.2010年10月7日

C.2005年10月7日

D.2005年11月7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下列关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A、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B、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C、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

D、激发乡村振兴外生动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对农村文化礼堂提出怎样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20字”方针,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是()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村容整洁

D.管理民主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14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

  2014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修订完善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经济政策,为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关于该《通知》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发展

B.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C.有线数字电视增值税免税政策重新明确再延长3年

D.新增对农村网络电视、城市电影放映等增值税优惠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05年10月11日通过的()提出了“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规划。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B、《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D、《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办法》明确,扶贫项目资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支持脱贫攻坚项目(含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目)的各类财政资金,包括全部或者部分用于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基本医疗、社会救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光伏扶贫、旅游扶贫、文化扶贫等项目资金。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应遵循目标导向、注重效果,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全程跟踪、创新管理,压实责任、减轻负担的原则。《办法》还对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考核,以及绩效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A.《扶贫项目资金科学管理办法》

B.《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

C.《扶贫项目资金高效管理办法》

D.《扶贫项目资金严格监管办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首先从农村开始。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通知的贯彻, 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由1980年占全国生产队的50%上升到1982年6月占全国生产队86.7%的规模。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统合的合作经济新体制代替旧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档。农业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迅猛地向前发展。

以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泛的规模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这一成效首先在落后地区表现出来。如历史上就以穷困逃荒要饭多而闻名全国的安徽省凤阳县。1979年,该县实行大包干到组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有了明显的增长。1980年实行大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粮食生产猛增至5.02亿斤,在包干到户责任制的推动下,1981年粮食产量又增至6.7亿斤,1982粮食产量达到7.15亿斤。三年三大步的结果,出现了农民自己拉着粮食往外省去卖的情景。凤阳农民在温饱有余之后,就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水利、电力、公路、绿化带、住宅、文教、科技、小城镇等八大建设。“粮满仓、鱼满塘、处处盖新房;生活城市化,饮食多样化,青年有文化”,成为凤阳新生活的生动写照。同时期,“人无三分银”的贵州省也出现了新气象。贵州省有80%以上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后,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农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农村经济迅猛发展。

联产承包制在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中的显著作用,不仅在落后地区体现出来,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显现出来。在它的推动下,1981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增长 5.7%,1982年又比1981年增长了11.2%。

联产承包制还使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的特点之一,就是我国农业正在开始由自给性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就推动了广大农民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去发展多种经营,分工分业,从事商品生产。这个时期全国农村先后涌现的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就是农村商品生产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

我国农村新局面的特点之二,是农工商综合经营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专业户、重点户的大批涌现和获得经营效益,他们纷纷筹集资金,扩大经营领域。不仅在农副产品中实行专业经营,还在林牧渔业中从事专业经营;不仅进行单户经营,还在农工商领域进行合股经营。

我国农村新局面的特点之三,是联合承包制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在刚刚实行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时,有些人曾说“这下农业机械化完了”。可是许多省区的实践结果恰恰与这种预言相反。安徽省沿淮的怀远、五河、固镇等县,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成倍增加。群众自办农机化的劲头,如同要求大包干一样势不可挡。其中怀远县1978年只有手扶拖拉机1400多台,到1981年就猛增到7000多台,1982年8月又增加到9600多台,加上新增加的大中型拖拉机,全县拥有拖拉机 11000多台,在全国名列前茅。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联产承包制与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之间体现何种哲学关系?

(2)联产承包制使农村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

A.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

B.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C.极大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极大促进农村传统经济建设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通过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决定》用“三个极大”高度概括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即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

A.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

B.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C.极大改善了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极大促进农村传统经济建设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