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50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当年按税法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为1000000元,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为900000元。甲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200000元,年末数为250000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125000元,年末数为100000元。

要求: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甲公司2007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5000…”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公司2010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40 000元,职工福利费10 000元,工会经费800元,职工教育经费5 000元,经审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2 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甲公司当期应交的所得税为()元。

A. 50 000

B.47 400

C.52 100

D.52 6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公司2010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40000元,职工福利费10000元,工会经费800元,职工教育经费5000元,经审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2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甲公司当期应交的所得税为( )元。

A.50000

B.47400

C.52100

D.526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10年度,甲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40 000元,职工福利费10 000元,工会经费800元,职工教育经费5 000元,经审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2 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甲公司当期应交的所得税为( )元。

A.50 000

B.47 400

C.52 100

D.52 6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资料一: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1、2012年度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11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贷方余额3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2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25万元,2011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经纳税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为8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年末数为52.5万元,递

延所得税资产年末数为5万元。

(2)2012年2月10日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11年利润分配议案:按2011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90万元。

(3)2012年3月15 日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11年利润分配方案:按2011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2011年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80万元。

(4)2012年实现利润总额800万元,当年支付税收滞纳金20万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200万元,但税法规定可于2012年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60万元,除此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12年的利润尚未进行分配。

资料二:

乙公司2010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乙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40000元,职工福利费10000元,工会经费800元,职工教育经费5000元,经审查,乙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

2000元为税收滞纳金,假定乙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第下列各题。

根据资料一,下列关于甲公司2011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应交所得税为200万元

B.递延所得税费用为47.5万元

C.递延所得税费用为7.5万元

D.所得税费用为247.5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1)甲公司2006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 33%,当年发生如下业务:

  ①罚没支出10万元。

  ②国债利息收入6万元。

  ③领用自产产品用于工程建设,该产品的账面成本为8万元,计税价1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

  ④库存商品年初账面余额为5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12万元;年末账面余额为56万元,相应的跌价准备20万元。

  ⑤某销售部门用的固定资产自2005年初开始计提折旧,原价为 200万元(税务上对此原价是认可的),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4年期年数总和法提取折旧,税法上则采用5年期直线法。

  ⑥2004年年初,甲公司开始自行研制某专利权,历时6个月研究成功投入使用,于2004年7月1日开始摊销,账面原价为400万元,摊销期为5年,假定无残值,该专利权在自行研制中耗费了100万元的研究费用、200万元的开发费用。假定此开发费用按新会计准则均符合资本化条件。税务上认可该专利权的摊销期,但对开发费用则采用当期发生当期核销的方法,不承认资本化。

  ⑦甲公司因产品质量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年初余额为5万元,当年提了3万元,支付了产品质量担保费用2.5万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作出2006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甲公司2005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值12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06年12月31日,因减值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各年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如表10-1所示。

  

表10-1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单位:万元

年份

2005年年末

2006年年末

2007年年末

2008年年末

固定资产原值

120

120

120

0

减:累计折旧

0

40

70

0

固定资产净值

120

80

50

0

减:减值准备

0

20

20

0

固定资产净值(账面价值)

120

60

30

0

税法计算的累计折旧

0

40

80

0

计税基础

120

80

40

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0

20

10

0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0

6.6

3.3

0

本期所得税费用

0

-6.6

3.3

3.3

 

  要求:作出甲公司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公司为2005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4%,假设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初涉及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

(1)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8公司股票l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6年末市价10元,按新准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

(2)甲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将——N完工的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新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6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按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之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3)2005年11月,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06年1月1日,甲公司授予2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1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06年1月1 E1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从2008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甲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余专出额如下: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公允价值 14 15 18 21 支付现金 16 20 25第一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甲公司估计未来两年中还将有l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二年又有l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估计第三年还将有l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

假定第三年末(2008年12月31日),有7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末(2009年l2月31日),有5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第五年末(2010年12月31日),剩余35人全部行使了股票增值权。

2007年之前未确认相应的负债,按新准则规定应追溯调整。假定按税法规定股份支付形成的职工薪酬不得在税前扣除。

(4)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末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 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l60万元。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6年末"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06年1月1日初4 l00万元购入面值为4 000万元的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l月l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l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5)2006年l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300万元。

2007年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人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l 995万元,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 100万元。

(2)2007年5月,将2006年lo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7年末每股市价l3元。

(3)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l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

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预计A产品

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

(4)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

(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6)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

(7)2007年发生坏账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

(8)2007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

(9)2007年为开发一新产品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人无形资产成本,当年摊销5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人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按当期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税法按照6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同会计规定)。

(10)2007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

(11)2007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1)假定预期未来期间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发生变化。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1)对甲公司2007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编制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涉及所得税的与所得税政策变更一起调整);(2)确定表(一)所列资产、负债在2006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编制所得税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3)编制2007年发生的事项(1)~(6)的会计分录;(4)编制2007年股份支付、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的会计分录;(5)确定表(二)所列资产、负债在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6)计算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7)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所得税处理的会计分录。

表(一)单位:万元 暂时性差异 项 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投资性房地产 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 预计负债 总计 表(二)单位:万元 4暂时性差异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投资性房地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应付职工薪酬 预计负债 其他应付款 总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公司按所得税会计准则核算所得税。20×7年前适用所得税税率30%,从20×7年 1月1日起改为33%。20×7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800万元,计税基础为760万元。20×7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5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5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700万元,计税基础为68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甲公司20×7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6.6

B.77.4

C.87.6

D.98.4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甲公司按所得税会计准则核算所得税。2008年前适用所得税税率30%,从2008年1月1日起改为25%。2008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 2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800万元,计税基础为760万元。2008年实现利润总额为 200万元;年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85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5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为700万元,计税基础为68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甲公司2008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49

B.59.8

C.70

D.80.8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公司为2005年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2007年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及以前年度甲公司所得税税率均为33%,自2008年起按照税法规定,所得税税率改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4%,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 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初涉及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

(1)2006年10月20日购买B公司股票l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6年末市价10元,按新准则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

(2)甲公司于2005年12月31日将其于当日外购的一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新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6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3)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2006年末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 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l60万元。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6年末“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06年1月1日以4 100万元购入面值40 00万元的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1月1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6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5)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3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允许税前扣除。2007年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7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 1 995万元,发生的相关税费5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2)2007年5月,将2006年10月20日购买的8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7年末每股市价13元。

(3)甲公司2007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08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l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将对甲公司处以总价款20%的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将超过合同单价,预计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

(4)2007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

(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6)应付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

(7)2007年发生坏账损失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

(8)2007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

(9)2007年为开发一新产品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20%。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当年摊销5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税法按照6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同会计规定)。

(10)2007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

(11)2007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对甲公司2007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编制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涉及所得税的与所得税政策变更~起调整);

(2)确定表(一)所列资产、负债在2006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编制所得税政策变更的调整分录;

(3)编制2007年发生的事项(1)~(6)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7年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的会计分录;

(5)确定表(二)所列资产、负债在2007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6)计算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7)计算2007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所得税处理的会计分录。

表(一) 差异 项 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投资性房地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 预计负债 总计

表(二) 差异 项 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存货 投资性房地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预计负债 其他应付款 总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公司为市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按有关部门规定,甲公司应自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4%。假设税法规定,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因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9年年初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 (1)2008年10月20日购买的8公司股票100万股作为短期投资,每股成本9元,2008年末市价10元,按企业会计准则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追溯调整。 (2)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将一刚完工的建筑物对外出租,租期为5年。出租时,该建筑物的成本为2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20年,甲公司对该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均与税法一致)。按企业会计准则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追溯调整,2008年年末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与之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3)2007年11月,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协议规定,2008年1月1日,甲公司授予200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1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008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从2010年12月31日起根据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甲公司估计,该增值权在负债结算之前的每一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后的每份增值权现金支出额如下:第一年有2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甲公司估计未来两年中还将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二年又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估计第三年还将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第三年又有15名管理人员离开公司。假定第三年末(2010年12月31日),有70人行使股票增值权取得了现金;第四年末(201 1年12月31日),有50人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第五年末(2012年12月31日),剩余35人全部行使了股票增值权。甲公司对于该项股份支付在2009年之前未确认相应的负债。按相关规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对于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含)以后的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假定按税法规定股份支付形成的职工薪酬不得在税前扣除。 2008年年末存在的其他事项如下: (1)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 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60万元。 (2)按照销售合同规定,甲公司承诺对销售的x产品提供3年免费售后服务。甲公司2008年末“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贷方余额为400万元。税法规定,与产品售后服务相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3)甲公司2008年1月1日以4 100万元购入面值为4 000万元的4年期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每年1月10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票面利率6%,假定实际利率为5%,该国债投资在持有期间未发生减值。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4)2008年7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6 0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5)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300万元。 2009年发生的事项如下: (1)2009年4月,甲公司自公开市场购入基金,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买价为1 995万元.发生相关税费5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2)2009年5月,将2008年10月20日购买的B公司股票出售50万股,取得款项560万元。2009年年末每股市价13元。 (3)甲公司2009年12月10日与丙公司签订合同,约定在2010年2月20日以每件0.2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A产品1 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货,甲公司需要按照总价款的20%支付违约金。签订合同时产品尚未开始生产,甲公司准备生产产品时,原材料的价格突然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0.21万元,已超过合同单价。 (4)2009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 850万元。 (5)向关联企业提供现金捐赠200万元。 (6)因违反环保法规定罚款10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7)2009年发生坏账6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6 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0万元。 (8)2009年发生产品质量保证费用350万元,确认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0万元。 (9)2009年为开发一新产品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500万元,其中300万元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当年摊销5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按当期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50%摊销,税法按照6年采用直线法摊销(同会计规定)。 (10)2009年年末结存存货账面余额为3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账面余额为100万元。(11)2009年甲公司利润总额为5 000万元。 其他相关资料: (1)2009年1o月,甲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经考核甲公司多项指标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相关部门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自2010年1月1日起变更为25%。 (2)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要求: (1)对甲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涉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股份支付编制追溯调整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09年发生的事项(1)~(6)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09年股份支付、持有至到期投资计息的会计分录。 (4)确定下列表格中所列资产、负债在2009年年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5)计算2009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6)计算2009年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编制所得税处理的会计分录。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