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女性,76岁,因“牙龈出血1周,腹痛向腰背放射1日”入院。29日前患者因冠心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入

患者女性,76岁,因“牙龈出血1周,腹痛向腰背放射1日”入院。29日前患者因冠心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入院治疗,10日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服用华法林3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辛伐他汀。出院时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稳定后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 C、交待患者避免突然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异常的增加或减少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D、联用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时,注意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E、同时服用维生素K,以防出血 F、每天监测凝血指标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女性,76岁,因“牙龈出血1周,腹痛向腰背放射1日”入院…”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女性,76岁,因“牙龈出血1周,腹痛向腰背放射1日”入院。29日前患者因冠心病合并永久性心房颤动入院治疗,10日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服用华法林3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辛伐他汀。出院时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INR)为2.5,出院后未复查。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和痛风史。查体:血压17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82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脐周偏左压痛,可触及包块(直径约6cm),质地中等、活动性差,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INR为5.5。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腹膜后局限性液性暗区(5cm×6cm)。诊断:①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②持续性心房颤动;③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险组;④腹膜后血肿。依据主述及超声检查,考虑患者为药物引起的内出血,可能与之有关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

B、氯吡格雷

C、美托洛尔

D、华法林

E、硝酸异山梨酯

F、辛伐他汀

使用华法林的指征有A、患者为76岁老年女性

B、患者有高血压

C、患者入院诊断为永久性心房颤动

D、患者有支气管哮喘病史

E、患者冠心病

F、患者有牙龈出血

提示入院1周后,患者出现下肢踝部轻度水肿,血压160/105mmHg。药师应给予的建议是A、患者出现下肢踝部轻度水肿,主要考虑为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

B、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主要考虑心功能不全,应使用利尿剂减轻水钠潴留

C、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不明显,同时又出现不良反应,建议更换降压药物

D、可考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代替钙通道阻断剂控制血压

E、建议继续使用原降压药

F、不需给予建议

提示若医师接受上述建议,停用硝苯地平缓释胶囊,改为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口服;氢氯噻嗪25mg,每日3次,口服。给药第2日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血压90/60mmHg。关于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叙述错误的是A、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可能为卡托普利首剂综合征(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B、卡托普利+氢氯噻嗪联用导致患者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C、不应停用硝苯地平缓释胶囊

D、对于该患者,利尿剂应由小剂量开始,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剂量

E、利尿剂首剂应加倍

F、利尿剂首剂量适宜

提示患者入院后第7日复查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64.7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85.2U/L,余未见异常,血脂:总胆固醇4.12mmol/L,三酰甘油1.0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2mmol/L。关于该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但无特殊主诉,可不予处理,继续观察

B、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为2.07mmol/L,目前血脂未达标,结合患者转氨酶升高情况,建议停用辛伐他汀,待转氨酶恢复正常后,再给予普伐他汀调整血脂

C、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为2.07mmol/L,目前血脂未达标,可考虑辛伐他汀加量或换用更强的他汀类药物

D、应将辛伐他汀改为苯扎贝特

E、应将辛伐他汀改为依折麦布

F、继续使用辛伐他汀

应用辛伐他汀的过程中,为减少肌病发生率,应避免同时使用的药物是A、贝特类

B、烟酸

C、红霉素

D、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E、硝苯地平

F、呋塞米

对于该患者,国际标准化比(INR)目标值是A、2.0~3.0

B、1.8~2.5

C、2.0~4.0

D、2.5~3.5

E、3.5~5.0

F、2.5~5.5

患者须长期服用华法林片,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应做到A、严密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

B、每周监测凝血指标,国际标准化比(INR)稳定后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

C、交待患者避免突然改变饮食习惯,避免异常的增加或减少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

D、联用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时,注意及时调整华法林的剂量

E、同时服用维生素K,以防出血

F、每天监测凝血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案例】患者,男,38岁。因“反复牙龈出血、发热1周”入院。查体:T39.5℃,全身可见散在瘀斑,胸骨压痛(+),双侧腋窝可扪及数粒肿大浅表淋巴结,双下肺可闻湿性哕音,肝脾未触及。下列哪些检查对原发病最具有诊断意义

A.血常规

B.腹部CT

C.头颅CT

D.生化检查

E.血培养

F.骨髓检查

G.胸片

H.凝血功能检查

I.心电图

患者血象:血红蛋白70g/L,骨髓细胞形态学表明可见40%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提示该群异常细胞CD19阳性,HLA-DR阳性,TdT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F.红白血病

G.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本患者应该给予的尽早的治疗有哪些

A.输注红细胞

B.输注血小板

C.输注血浆

D.绝对卧床

E.抗感染

F.化疗

患者经治疗后,发热及出血等症状逐渐好转,但晨起时出现嗜睡。患者嗜睡的原因以下哪一种最可能A.颅内出血

B.颅内感染

C.药物因素

D.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E.DIC

F.败血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用的诱导缓解治疗药物有哪些

A.长春新碱

B.柔红霉素

C.泼尼松

D.左旋门冬酰氨酶

E.阿糖胞苷

F.高三尖杉酯碱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男,38岁。因“反复牙龈出血、发热1周”入院。查体:T39.5℃,全身可见散在瘀斑,胸骨压痛(+),双侧腋窝可扪及数粒肿大浅表淋巴结,双下肺可闻湿性啰音,肝脾未触及。

下列哪些检查对原发病最具有诊断意义

A.血常规

B.腹部CT

C.头颅CT

D.生化检查

E.血培养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题干)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热1周,牙龈出血2天”入院。查体:体温40℃,胸骨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

该病例发热原因最可能的诊断是

A.真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细菌感染

D.白血病细胞高代谢引起

E.药物热

为寻找发热病因,除哪项外,其余检查必须立即进行A.血培养

B.尿便培养

C.咽拭子培养

D.胸片

E.腹部CT

该患者急需的治疗是A.立即予甲硝唑等药行抗厌氧菌治疗

B.立即予抗真菌治疗

C.立即行病原学检查,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D.立印经验性给予足量、广谱、联合抗生素治疗

E.立即给予强烈联合化疗治疗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患者,男性,40岁,因乏力1周、牙龈出血伴皮肤瘀斑3d急诊入院,既往体健。化验血常规示Hb 75g/L,WBC 2.5×109/L,Plt 8×109/L。

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

A.白细胞分类

B.网织红细胞计数

C.骨髓检查

D.骨髓干细胞培养

E.骨髓活检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女性,24岁,因“牙龈出血”来诊。询问病史,需要了解的情况有A、患者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患者是否服用抗凝药物

C、患者是否有严重的肝病,可能使肝功能恶化;是否存在维生素K缺乏而有出血倾向

D、是否有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疾病、传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功能缺陷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易感因素等可能影响牙周治疗计划的正常实施

E、牙龈出血的诱因、程度、治疗经过及疗效

F、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经及生育史

对该患者进行牙周检查,包括A、探诊深度

B、探诊出血

C、龈下牙石

D、根分叉病变

E、附着丧失

F、釉牙骨质界的位置

关于牙周探诊,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尖头探针探查牙周袋深度

B、牙周探诊可了解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

C、牙周探诊常记录每牙4个位点的探诊深度

D、牙周探针应与牙体长轴平行,紧贴牙面

E、探诊邻面时可略为倾斜

F、用力适当,不能引起疼痛和损伤

G、探诊过程中应沿着牙周袋底的宽广度提插式行走

关于探诊出血(BOP),叙述正确的有A、根据探诊后有无出血记为BOP阳性或阴性

B、是表示牙龈有无炎症的客观指标

C、BOP阴性表示牙周组织基本没有炎症

D、BOP阳性表示牙周炎症仍未控制

E、BOP阳性表示附着丧失

F、操作时可将钝头牙周探针的尖端置于龈缘下1 mm或更少,轻轻沿龈缘滑动后观察片刻看有无出血

G、操作时可将牙周探针轻轻探到袋底或龈沟底,取出探针后观察10秒看有无出血

提示 患者无系统性疾病,无正在服用药物,无药物过敏史。口腔检查:见轻度的龈缘红线,牙龈缘及龈乳头肿胀。探诊深度1~3 mm。探诊出血(+),位点70%。患牙的诊断为A、慢性龈炎

B、慢性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E、青春期龈炎

F、妊娠期龈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男,20岁。因“反复发热1周,牙龈出血2天”入院。查体:体温40℃,胸骨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未触及。血象: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43.0×109/L,血小板38×109/L;骨髓象检查后考虑为急性白血病。

该病例发热原因最可能的诊断是

A.真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细菌感染

D.白血病细胞高代谢引起

E.药物热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男,30岁。因持续高热,咽喉疼痛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体检:体温40℃,面色苍白,咽部明显充血,黏膜溃烂,全身皮肤见散在出血点,淋巴结未扪及,肝脾不肿大,胸骨无压痛。化验:RBC 1.5×1012/L,Hb 46 g/L,WBC 2.4×109/L,N 0.20(20%),L 0.75(75%),M 0.05(5%),PLT 19×109/L,网织红细胞0.001(0.1%)。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ITP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0×10/L,血小板50×10/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凝血因子Ⅱ、Ⅶ、Ⅸ、×缺乏

E.DIC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134~136题共用题干)

女性,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1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9/L,血小板50×l09/L,血浆纤维蛋白原0. 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细胞质颗粒粗大的早幼粒细胞占85%。

134.患者出血的首要原因是

A.DIC

B.血小板减少

C.血小板减少伴功能异常

D.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E.凝血因子Ⅱ、Ⅶ、Ⅸ、X缺乏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