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孔子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

A.错误

B.正确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孔子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孔子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者。()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孔子认为圣人是“生而知之者”的人,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孔子认为圣人是“生而知之者”的人,这样的人很少很少。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家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之;图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的意思),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丈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1认为知识的米源是什么? (2)材料2、材料3同材料1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2与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 (4)材料4揭示了知识的米源是什么,知与行的关系式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翻译: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孙中山.1981.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的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孔子曾指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反动。

判断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孔子推崇“富而无骄”者,认为这是富有之人的最高境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孔子认为,礼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在上者用礼约束和压制在下者。()

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