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8月27日晚,某开发区采石场实施药壶爆破,因装药故障而成为盲炮,又因下雨停工两天后,8月30日6时左右,挖掘机司机许某来到采石场并在采石场东部开始挖掘作业。7时左右,凿岩工刘某、仲某、伍某、石某等人来到采石场开始作业,其中石某和伍某在西侧大块料石上凿岩。刘某和仲某在采场中部原已装药但未起爆的药壶附近实施凿岩作业。7时30分,民爆供应站送药员芮某等人将6箱炸药和其他爆破材料送到工地,芮某留在工地靠近采场西南侧50m左右看管炸药。刘某和仲某在凿岩过程中,一个炮眼打到约3m因有黄土和石缝而停止,另一炮眼打到约4m因卡钻而停止。9时15分左右,石某说要扩炮眼,刘某到挖掘机外侧休息,其他人仍在现场,当石某扩炮眼时,突然发生巨大爆炸,碎石呈扇状向东南方向爆出喷射到几百米之外,仲某、伍某、石某及民用爆破器材供应站芮某等四人当场被飞石砸死,在翻斗车内的司机崔某双腿被砸断,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人员刘某重伤,许某、张某、王某及在附近果园劳动和上坟者共11人受轻伤。根据上述事实,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要严密组织,两人以上同时作业时()。

A.应指定负责人

B.两人共同负责

C.项目负责人负责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区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现场人员刘某重伤,许某、张某、王某及在附近果园劳动和上坟者共11人受轻伤。根据上述事实,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要严密组织,两人以上同时作业时。

A、 应指定负责人

B、 两人共同负责

C、 项目负责人负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区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8月27日晚,某开发区采石场实施药壶爆破,因装药故障而成为盲炮,又因下雨停工两天后,8月30日6时左右,挖掘机司机许某来到采石场并在采石场东部开始挖掘作业。7时左右,凿岩工刘某、仲某、伍某、石某等人来到采石场开始作业,其中石某和伍某在西侧大块料石上凿岩。刘某和仲某在采场中部原已装药但未起爆的药壶附近实施凿岩作业。7时30分,民爆供应站送药员芮某等人将6箱炸药和其他爆破材料送到工地,芮某留在工地靠近采场西南侧50m左右看管炸药。刘某和仲某在凿岩过程中,一个炮眼打到约3m因有黄土和石缝而停止,另一炮眼打到约4m因卡钻而停止。9时15分左右,石某说要扩炮眼,刘某到挖掘机外侧休息,其他人仍在现场,当石某扩炮眼时,突然发生巨大爆炸,碎石呈扇状向东南方向爆出喷射到几百米之外,仲某、伍某、石某及民用爆破器材供应站芮某等四人当场被飞石砸死,在翻斗车内的司机崔某双腿被砸断,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人员刘某重伤,许某、张某、王某及在附近果园劳动和上坟者共11人受轻伤。根据上述事实,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要严密组织,两人以上同时作业时()。

A、应指定负责人

B、两人共同负责

C、项目负责人负责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区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8月27日晚,某开发区采石场实施药壶爆破,因装药故障而成为盲炮,又因下雨停工两天后,8月30日6时左右,挖掘机司机许某到采石场并在采石场东部开始挖掘作业。7时左右,凿岩工刘某、仲某、伍某、石某等人来到采石场开始作业,其中石某和伍某在西侧大块料石上凿岩。刘某和仲某在采场中部原已装药但未起爆的药壶附近实施凿岩作业。7时30分,民爆供应站送药员芮某等人将6箱炸药和其他爆破材料送到工地,芮某留在工地靠近采场西南侧50m左右看管炸药。刘某和仲某在凿岩过程中,一个炮眼打到约3m因有黄土和石缝而停止,另一炮眼打到约4m因卡钻而停止。9时15分左右,石某说要扩炮眼,刘某到挖掘机外侧休息,其他人仍在现场,当石某扩炮眼时,突然发生巨大爆炸,碎石呈扇状向东南方向爆出喷射到几百米之外,仲某、伍某、石某及民用爆破器材供应站芮某等四人当场被飞石砸死,在翻斗车内的司机崔某双腿被砸断,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人员刘某重伤,许某、张某、王某及在附近果园劳动和上坟者共11人受轻伤。根据上述事实,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要严密组织,两人以上同时作业时()。

A、应指定负责人

B、两人共同负责

C、项目负责人负责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区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8月27日晚,某开发区采石场实施药壶爆破,因装药故障而成为盲炮,又因下雨停工两天后,8月30日6时左右,挖掘机司机许某来到采石场并在采石场东部开始挖掘作业。7时左右,凿岩工刘某、仲某、伍某、石某等人来到采石场开始作业,其中石某和伍某在西侧大块料石上凿岩。刘某和仲某在采场中部原已装药但未起爆的药壶附近实施凿作业。7时30分,民爆供应站送药员芮某等人将6箱炸药和其他爆破材料送到工地,芮某留在工地靠近采场西南侧50m左右看管炸药。刘某和仲某在凿岩过程中,一个炮眼打到约3m因有黄土和石缝而停止,另一炮眼打到约4m因卡钻而停止。9时15分左右,石某说要扩炮眼,刘某到挖掘机外侧休息,其他人仍在现场,当石某扩炮眼时,突然发生巨大爆炸,碎石呈扇状向东南方向爆出喷射到几百米之外,仲某、伍某、石某及民用爆破器材供应站芮某等四人当场被飞石砸死,在翻斗车内的司机崔某双腿被砸断,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人员刘某重伤,许某、张某、王某及在附近果园劳动和上坟者共11人受轻伤。根据上述事实,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要严密组织,两人以上同时作业时()。

A、应指定负责人

B、两人共同负责

C、项目负责人负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2004年8月30日9时20分,某开发区采石场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1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80万元。8月27日晚,某开发区采石场实施药壶爆破,因装药故障而成为盲炮,又因下雨停工两天后,8月30日6时左右,挖掘机司机许某来到采石场并在采石场东部开始挖掘业。7时左右,凿岩工刘某、仲某、伍某、石某等人来到采石场开始作业,其中石某和伍某在西侧大块料石上凿岩。刘某和仲某在采场中部原已装药但未起爆的药壶附近实施凿岩作业。7时30分,民爆供应站送药员芮某等人将6箱炸药和其他爆破材料送到工地,芮某留在工地靠近采场西南侧50m左右看管炸药。刘某和仲某在凿岩过程中,一个炮眼打到约3m因有黄土和石缝而停止,另一炮眼打到约4m因卡钻而停止。9时15分左右,石某说要扩炮眼,刘某到挖掘机外侧休息,其他人仍在现场,当石某扩炮眼时,突然发生巨大爆炸,碎石呈扇状向东南方向爆出喷射到几百米之外,仲某、伍某、石某及民用爆破器材供应站芮某等四人当场被飞石砸死,在翻斗车内的司机崔某双腿被砸断,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人员刘某重伤,许某、张某、王某及在附近果园劳动和上坟者共11人受轻伤。根据上述事实,爆破作业的安全措施要严密组织,两人以上同时作业时()。

A、应指定负责人

B、两人共同负责

C、项目负责人负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2000年5月14日8时10分,某有色露天矿发生一起触电死亡事故,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2000年5月13日,电铲司机刘某(死者,男,41岁)上夜班(从前一天20时至次日8时),到达工作的5号电铲后,就与15号电铲司机联系送电(5号与15号电铲公用一个跌落保险)。刚一合闸,5号电铲电缆放炮,接连包扎处理二次,第三次送电后电缆才正常。不一会儿又发现电缆有一处冒火,这次没有采取包扎处理,而是用碎石将火压灭。由于雨后路滑不能走车,5号铲一夜没有作业。8时刚过,白班司机来接班并询问电缆情况,刘说“没问题”。刘某向白班司机边介绍情况边走到昨晚包扎处理好后又冒过火的电缆处,并用双手掰开被冒火烧过的电缆绝缘表层的瞬间,刘某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刘某检查电缆时,副司机曾提醒“拉下保险再看”,而刘却说“没事,电停了。”因在停电时开关柜出现故障,故障排除后于8时10分送电,刘检查电缆时已经送电了。死者徒手拿电缆,没有使用防护用品或器具,致使手接触破损的的带电电缆,从而导致触电事故发生。根据上述事实,为了防止异常送电造成事故,可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下列有关送电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监护制度

B、严格按照计划工作时间送电

C、在被检修装置外侧装临时接地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08年7月9日,某CNG加气站工程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5月28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6月13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将加气站土建工程发包给了某自然人,该自然人又将挖孔桩基础工程转包出去。7月9日下午,施工人员两人组进行挖孔桩作业,16时左右,一井下施工人员突然昏倒,井口看护人及相邻孔井施工人员有2人下孔井施救,先后中毒死亡。经调查发现,事故桩井位于原池塘填埋区域中心,池塘原有生物体和生活垃圾在填埋期间因厌氧发酵产生大量H2S,形成H2S聚集点,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对孔井下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请回答:

477、此起事故等级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一般事故

D、较大事故

478、每个刚进企业的新员工必须接受的首次安全生产方面的基本教育是()。

A、安全思想教育

B、安全法制教育

C、安全技能教育

D、三级安全教育

479、()在施工前需要对孔井下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并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

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施工单位

D、业主

480、此起事故施工单位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每年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5

B、20

C、30

D、40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两名装卸工(临时工)一死一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

兆帕,操作温度为20℃,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一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兆帕,容积为40.4升,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两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三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一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厘米,另外两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厘米和30厘米,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平方米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厘米的洞,附近两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一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氢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被捡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两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两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承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

1.总结发生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总结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99×年×月×日14时7分,某发电厂与1号机组配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轻伤16人;锅炉标高21m以下损坏情况自上而下趋于严重,冷灰斗向炉后侧塌倒呈开放性破口,侧墙与冷灰斗交界处撕裂水冷壁管3l根,立柱不同程度扭曲,刚性梁拉裂;水冷壁管严重损坏,有66根开裂;炉右侧21m层以下刚性梁严重变形,三台碎渣机及喷射水泵等全部埋没在内。事故后,清除的灰渣堆容积为934m3,停炉抢修132天。这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80万元。

该锅炉是由美国某公司制造的亚临界一次再热强制循环汽包炉,额定主蒸汽压力 18.2MPa,主蒸汽温度540℃,主蒸汽流量2008t/h,锅炉于1989年制造,1991年10月30日投入试生产。

事故前锅炉运行存在以下不正常情况:

3月5日20时以后,为降低再热器管壁局部超温,四角布置的摆动式煤粉燃烧器由水平位置向下调至最大倾角位置,但再热器局部管壁温度仍经常出现大于640℃(壁温报警值为607℃)。

3月6日以后,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第36点)仍超温,虽采取降低负荷至400MW、加强吹灰和增大减温喷水量等措施,但吹灰的有效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仍出现该管壁温度升至640℃以上,最高达662℃。

3月9日开始,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超过允许极限值(壁温报警温度为594℃),经常超过620℃,最高达640℃。

3月10日事故前1h内1号锅炉无较大操作。14时,机组带400MW负荷稳定运行,主蒸汽压力15.22MPa,主蒸汽温度513℃,再热蒸汽温度512℃,主蒸汽流量 1154.6t/h,炉膛压力维持在-0.09kPa,再热器管壁温度(第36点)为621℃,过热器管壁温度(第35点)为609℃。磨煤机A、C、D、E磨运行,B磨处于检修状态,F磨备用。CSS(协调控制系统)调节项目除风量在“手动”调节状态外,其余均投“自动”。

锅炉在运行中于3月10日14时07分后,锅炉集控室值班人员听到一声闷响,MFT (主燃料切断保护)跳闸,切断燃料供给:运行人员手动紧急停运炉水循环泵B、C(此时A泵已自动跳闸)和停运两组送、引风机。事故发生时保护动作正确。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锅炉严重结渣。严重结渣造成的静载,加大了块焦渣下落的动载,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导致侧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内喷出的水、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胀,使炉内压力大增,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炉膛水冷壁的包角管先后断裂,喷出的工质容数量大增,炉膛压力陡升。在渣的静载、动载和工质迅速扩容的压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锅炉21m以下严重破坏和现场人员重大伤亡。

锅炉严重结渣和再热器、过热器局部管壁温度超温与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面布置不完善以及运行指导失当有直接关系,它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电厂运行管理及上级领导部门管理指导方面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进行专责管理,即( )。

A.设置专门司炉人员操作设备

B.设置专门司炉人员和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管理设备

C.设置专门维修人员对锅炉设备进行维修

D.设置专门检验部门对锅炉设备进行检验

E.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0×年×月×日16时20分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发生特大CO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21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61万元。经调查查证,这是一起CO中毒特大责任事故。某市金矿系地方国营矿,生产能力为日采选矿石175t,属国家中二企业。1994年,某镇岳渡村委在某市金矿矿区界外1300m、岳渡村南200m处开挖坑口(岳渡坑口)。同年,该村越界与某市金矿五坑口7中段打穿。在1997年小秦岭金矿区矿山治理整顿中,市矿山治理整顿指挥部责令某市金矿在岳渡村坑口内1000m处将巷道炸毁。1998年,岳渡村再次将坑口扒开,并于1999年又与某市金矿8中段打穿,造成义寺山金矿停产1个多月,后经市黄金办等单位协调,由岳渡村开采430~485m标高段的矿石,时间截止到 2000年9月30日。期满后,因双方再次发生争执,于2000年11月,在市黄金局协调下,某市金矿与岳渡村就五坑口和日处理100t矿石的选厂达成《抵押租赁合同》,合同规定由某市金矿为岳渡村提供5中段主运输巷道、主斜井和7中段平巷至10中段平巷区域之间 (即标高455~350m)探采权。同时启用已关闭的非法坑口岳渡巷。岳渡村向某市金矿缴 200万元,负担某市金矿98名职工工资及福利,时间至2001年11月10日。岳渡村因资金不足,又将坑口和选厂交村委主任马某某经营,马某某除履行合同规定条款外,还向岳渡村缴10万元。2000年11月15日,马某某又将上述区域采掘工程发包给山阳工程处 (无法人资格)。

2001年3月6日晚9点左右,某市金矿五坑口下井16名矿工。在五坑口8中段以上作业的12名工人,发现巷道内有少量烟气从岳渡巷方向漂来,受其影响,民工出现头晕体软,轻度中毒症状,随即返回地面,向民工队负责人王某某(事故中死亡)汇报了情况。其他4人在9中段工作,因风钻有足够新鲜风供应未受某影响。与此同时,井下电路跳闸,送不上电。王某某骑摩托车到岳渡口与马某某(岳渡村村民、负责看护岳渡坑口)一同进岳渡巷查找故障,发现巷道内约760m处坑木着火,顶板冒落,便立即组织马某某、窦某某等人灭火。经半小时扑救,将冒顶着火段外侧明火扑灭。

3月7日上午民工队主管生产负责人樊某某(事故中死亡)到井下派完活后,带领民工谭某某(事故中死亡)从8中段前往岳渡巷查看火情。下午4时中班上班后,民工队另一管生产的负责人赵某某(事故中死亡)得知樊某某和谭某某查看火情后未返回地面,随后带领民工汪某某、谭某某、韩某某,史某某、廖某某(均在事故中死亡)下井到岳渡巷寻找樊某某和谭某某。至此岳渡巷内已进入8人,一直未返回。这一情况被井下绞车孙某某(事故中死亡)发现后,通过电话报告了在地面的王某某。王某某立即带领3名民工下井寻找。与此同时井下4点班工人上班途经岳渡巷与8中段之间的暗斜井时,鲍某某(民工,风钻手)CO中毒晕倒,当班工人马上用矿车把他送到地面,同时在井下展开抢救工作。

3月7日下午4时30分左右,井下第一名CO中毒民工鲍某某被抢救出井。井下发生事故的消息被住在井口附近的民工得知,30余名民工救人心切,盲目入井开展抢救。同时,岳渡村五坑口负责人之一阎某某,一面派人到医院取氧气袋并请求救援,一面亲自开车到市消防队报警。17时50分左右,市医院急救中心两辆救护车,6名医护人员赶到五坑口,对CO中毒人员实施抢救。18时03分,市消防大队赶到现场,简单了解情况后于 18时15分向110报警。同时,组织消防队官兵立即投入抢救工作。18时加分左右,20名 CO中毒人员被抢救出洞口,随即被救护车送往医院抢救。其中4人死亡。其余16人经抢救脱险。

市110报警服务台接报后,立即报告市委、市政府。18时50分左右,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公安、劳动、黄金等职能部门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立即制定紧急救护方案,对救护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遏制了民工盲目营救的混乱局面。随后。组织28名消防战士由1名民工带队分三组连环保险下井侦察。到达8中段平巷西段。未发现死亡人员和中毒民工。在这次侦察中,1名民工和4名消防人员CO中毒,被其他消防战士抢救返回地面,经抢救脱险。20点30分,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也赶到现场,听取现场抢救情况汇报后,因对井下情况不明,为避免伤亡事故扩大,立即决定任何人不得进入事故矿井。同时指示,调动市矿山救护队开展井下救护工作。

市煤管局矿山救护队于3月7日23时左右接报后,救护队王副队长带领6名救护队员于3月8日凌晨2时30分赶到事故现场,救护队书记卢某和队长李某随后乘吉普车赶到。查看了图纸并听取矿工汇报后,于3时左右由王某带领全体救护队员人井侦察。在岳渡巷暗斜井处,平巷以东240m左右发现第一具尸体,再向东180m左右范围内相继发现5具尸体。随后,又向东侦察300m左右,未发现伤亡人员。

救护队员下井后,岳渡村副主任严某找到某市金矿矿长王某,协商如何瞒报这起事故,最后达成一致意见。5时30分左右,王某和李某下井了解救护情况,途中王某向李某表达了这种请求。李某表示同意,并指示救护队员把6具尸体留在井下。救护队员将6具尸体移放到连接岳渡巷与8中段平巷的暗斜井绞车平台处。救护队员返回地面后,李某按照严某、王某的授意,向在现场的市领导汇报侦察情况时,隐瞒了井下发现6具尸体这一事实。为此,岳渡村多付救护队6000元。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2.发生重大事故瞒报,我国法律有何规定?

3.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61万元,请问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是什么?

4.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16—1992)的规定,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