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mm。()

A.700

B.600

C.500

D.400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平板式筏形基础的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mm。()”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题4~7: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高层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体系,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900mm×900mm,筒体平面尺寸为11.2m×11.6m,如图2-18所示。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1.4m,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N/mm2)。

提示:计算时取h0=1.35m。

柱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图2-18中柱Z1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柱轴力Fk=9000kN,柱底端弯矩Mk=150kN·m。荷载标准组合的地基净反力为135kPa(已扣除筏形基础自重)。已求得c1=c2=2.25m,CAB=1.13m,Is=11.17m4,αs=0.4,试问,柱Z1距柱边h0/2处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τmax(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600

B.810

C.1010

D.11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题4~7: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高层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体系,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900mm×900mm,筒体平面尺寸为11.2m×11.6m,如图2-18所示。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1.4m,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N/mm2)。

提示:计算时取h0=1.35m。

柱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图2-18中柱Z1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柱轴力Fk=9000kN,柱底端弯矩Mk=150kN·m。荷载标准组合的地基净反力为135kPa(已扣除筏形基础自重)。已求得c1=c2=2.25m,CAB=1.13m,Is=11.17m4,αs=0.4,试问,柱Z1距柱边h0/2处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τmax(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600

B.810

C.1010

D.11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1~26题。 某高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底层内柱如图10—13所示,其横截面为600mm×1650mm,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柱轴力=16000kN,弯矩=200kN·m,柱网尺寸为7m ×9.45m,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地基净反力为242kPa。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筏板厚为1.2m,柱下局部板厚为1.8m。取=50mm。 若筏板有效厚度==1.75m,试问,内柱下冲切临界截面上最大剪应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0.445;==38.27。 (A)545 (B)736 (C)650 (D)702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

由某企业承建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用地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移动影响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邻近地铁。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该地下室位于总厚度达40多米的淤泥质土之中,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经多方案比较,决定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cm厚的地下连续墙,而支护结构则为五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总体方案。经验算,可以满足结构变形和稳定要求,确保地下室开挖施工不至于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约为-0.5m,开挖范围位于淤泥质土体内,含水量大,施工必须事前采取降水措施,因基坑围护是采用地下连续墙,具有较好的挡水和抗渗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并编制了降水施工方案。

事件二: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和施工条件等情况,基础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扩底灌注桩与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2m,桩基承台连同地下室的筏形基础同时展开施工。基础底板厚2m,桩基承台厚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抗渗等级P8。由于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开始阶段施工中出现了少许裂缝。为确保施工质量,项目部制定了以下控制裂缝的措施:

(1)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加人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30℃以内。

(4)分层分块逐步浇筑,加强养护,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5)预埋冷却管,通人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降温。

事件三:在进行办公楼大厅顶盖模板支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现场浇筑施工时,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造成6人死亡、12人受伤。经有关部门调查,造成事故主要原因是模板支架搭设质量不符合要求;现场搭设模板支架中使用的部分钢管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施工现场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事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该施工企业作了相应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依法对有关责任单位的涉案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2.问题

(1)请指出本案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2)分析说明事件二承台和筏板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事件三工程事故可定为哪级事故?并说明理由。

(4)事件三事故类型是什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常见事故还有哪些?

(5)结合事件三中部分钢管材料存在质量缺陷的问题,说明进场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主要有哪些(至少列出四项)?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框架 柱截面尺寸均为900mmX900mm,筒体平面尺寸为11.2m× 11.6m,如图13-18所示。基础采用 平板式筏形基础,板厚l.4m,筏板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N/mm2)。 提示:计算时取ho=1.35m。 根据以上题干,回答11~14题 柱传至基础的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如图13—18所示,中柱Z。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柱轴力Fk=9000kN,柱底端弯矩Mk=150kN·m,荷载标准组合的地基净反力为135kPa(已扣除筏形基础自重)。已求得C1=C2=2.25m,CAB=1.13m,Is=11.17m4,α=0.4,试问,柱Z。距柱边ho/2处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τ(kPa),与下列何 项数值最为接近? (A)600 (B)810 (C)1010 (D)110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高层建筑平板式和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 )

A.250 mm

B.400 mm

C.150 mm

D.300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筏板基础筏板的最小厚度为()

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梁板式筏基的底板厚度不应小于()mm。()

A.400

B.500

C.600

D.7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平板式筏型基础,当筏板厚度不足时,可能发生什么破坏? A.弯曲破坏 B.剪切破坏 C.冲切破坏 D.剪切破坏和冲切破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平板式筏形基础可划分为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

A.错误

B.正确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