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912年,美藉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在市场中不断引入以技术为基础的创新。然而他的理论很快便被遗忘了。熊彼特的思想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为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所广泛认同。究其原因,是科技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越来越明显。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成了新的工业宗教。今天,学者们大都赞同这样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人们对这个过程的理解经历了几个阶段。五六十年代,人们把技术创新理解为一个由科技推动的线性过程,创新始于科学研究,经新产品开发、生产,终于营销,即人们常说的线性模型。后来人们认识到,科技在创新中的作用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在产品开发、设计、试制、营销等创新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与科技进行对话。这一过程更适宜用链环回路模型来表述。在这一模型中,科技不再是创新的初始点,而是创新主链各节点上都需要的东西。最新一代的创新模式是系统集成和网络模型。这一模型要求企业在各种活动上都有所创新,企业要与客户、供应商、信息源、研究机构建立更密切的战略联盟。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强调了以下三个重要方面:首先,技术创新强调了市场。技术创新是一个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的活动。其次,技术创新强调开发有独创性的新产品、新技术,强调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产生只能被视为创新的初始阶段。第三,技术创新强调了系统性。技术创新不只是企业的事,还需要大学、科研机构、金融部门、政府机构等方面的密切协调。长期以来,国内企业以生产为经营管理的核心,总是追求产品数量的增加和企业规模的扩展,而产品却可以几十年一贯制。这种在低技术层次上的生产能力的上升并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这种生产的扩大超过了市场的需要,产品过剩、积压便难以避免,经济发展便会陷入困境。我国现有的钢铁、纺织等行业的产量都是世界第一,但同时,我们又进口大量的钢材、面料。许多企业濒临破产并不是生产能力不行,而是没有创新。8. 对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很快便被遗忘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熊彼特的思想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不被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认同

B.科技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作用还不明显,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科技对发展的作用

C.西方国家还未找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未建立起新的工业宗教

D.当时人们把技术创新仅仅理解为一个由科技推动的线性过程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1912年,美藉奥地利经济学…”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这里的“政府”是指()

A.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民主政府

B.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府

C.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政府

D.新中国的人民民主政府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之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
有权及债权……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这里的“政府”是指

A.抗日时期的根据地民主政府

B.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政府

C.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政府

D.新中国的人民民主政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30年,毛泽东……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30年,毛泽东……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2“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的农民私有土地制。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主的债权,惟须减低佃农租颠及债务利息,佃农则向地主缴纳一定的租颠,债务人须向债主缴纳一定的利息,……”

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3“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分配土地……”

摘自《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4“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籍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是依据什么制定的?

(2)材料2与其他三则材料有何不同之处?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材料4与材料3又有何不同之处?

(4)材料4是何时颁布的?为什么当时还要进行土地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城市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①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②作为平
衡城市各集团利益的措施;③为各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④保证土地的使用更符合国家利益;⑤在修正市场失败的基础上支持土地和房地产市场;⑥保证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⑦保障区域与城市共同发展;⑧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A.①⑤⑥⑧

B.①②④⑧

C.②④⑥⑦

D.②③⑥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 (一)分配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 (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基本内容

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基本内容

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基本内容

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

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

A.基本内容

B.主要斗争形式

C.战略阵地

D.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
材料1:
1.没收一切土地归
下面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关党的土地政策的一组材料:

材料1:

1.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农民个别耕种。

2.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

3.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与公众勤务这以外,其余的人必须强制劳动。

4.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5.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