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月夜杜甫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

月夜

杜甫

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鄢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继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扩展到郝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什么?(4分)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5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月夜杜甫今夜廓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运用的设想对方情形的表现手法叫__________ 。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描写了安史之乱的场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杜甫《月夜》诗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此处看“鄜州月”的人指的是诗人自己。()

杜甫《月夜》诗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此处看“鄜州月”的人指的是诗人自己。()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月夜》一诗中,哪一句暗写作者在长安望月?

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B.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C.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D.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月夜》一诗中,哪一句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A.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B.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C.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D.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
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