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课题组同学受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的启示,拟设计实验利用氧化铜探究乙醛的还原性。【提出猜想】猜想1:CH3CHO+2CuO→CH3COOH+Cu2O;猜想2:(写出化学方程式)。【定性实验】(1)甲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某课题组同学受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的启示,拟设计实验利用氧化铜探究乙醛的还原性。【提出已知:乙醛和乙酸的沸点分别为20.8℃、117.9℃。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停止实验。①为达到良好的冷凝效果,方框中C装置应选用(填仪器名称);实验中先通入乙醛蒸气,后点燃装置B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②已知:Cu2O呈红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请你设计实验证明猜想1成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定量实验】(2)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定量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某课题组同学受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的启示,拟设计实验利用氧化铜探究乙醛的还原性。【提出已知:醋酸亚铬[Cr(CH3COO)2]溶液可以吸收少量的O2。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装置D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装置F中盛装醋酸亚铬溶液c.向装置D中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可加快反应d.实验中观察到装置G中有明显现象②装置G中红色粉末完全反应后,称得固体粉末质量为19.2g;装置H净增质量为2.0g。请选择合理数据计算,确定红色粉末的成分及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某课题组同学受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实验的启示,拟设…”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存在平衡:(深蓝色)。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试管①,能看到明亮的“通路”

B.试管④中现象是中平衡正向移动的结果

C.试管⑤中现象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对比③和⑤可知Cu(OH)氧化性强于Cu(OH)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问题:(1)什么叫作创设情境?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2)该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请猜想还有哪些影响因素?(3)这一事件对你进行化学教学有什么启示?

背景材料: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位老师在设计“醛的性质”的教学时,为了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物品,他想到既然葡萄糖可以还原氢氧化铜,为什么不用葡萄汁来直接做实验呢?于是.他向葡萄汁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这位教师很兴奋,但是一位同事却提醒他:葡萄汁的成分很复杂,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

问题:

(1)什么叫作创设情境?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2)该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请猜想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3)这一事件对你进行化学教学有什么启示?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

A.溴苯的制备

B.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乙醇制乙烯

D.银镜反应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背景材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位老师在设计“醛的性质”的教学时,为了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物品,他想到既然葡萄糖可以还原氢氧化铜,为什么不用葡萄汁来直接做实验呢?于是.他向葡萄汁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这位教师很兴奋,但是一位同事却提醒他:葡萄汁的成分很复杂,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问题:(1)什么叫作创设情境?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兴趣小组验证淀粉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具有还原性。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 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 加热煮沸③ 加入碱液使之呈碱性 ④ 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⑤加入几滴稀硫酸⑥ 再加热()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取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利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烯

C.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来鉴别乙酸和硝酸

D.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的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取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利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烯

C.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来鉴别乙酸和硝酸

D.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的存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水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则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部分性质生理作用葡萄糖化学式:C6H12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葡萄糖 化学式: C 6 H 12 O 6 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甜;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为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功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部分性质生理作用葡萄糖化学式:C6H12

葡萄糖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部分性质 生理作用 葡萄糖 化学式: C 6 H 12 O 6 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味甜;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为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功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为了探究氨、乙醇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

(1)仪器B的名称为()。

(2)为快速制备氨气A中应加入的试剂为()B中应放入的试剂为()。

(3)若A中加入乙醇B中加入生石灰C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反应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

象为()。经检测反应中既生成了乙醛又生成了少量乙酸。请写出乙醇与氧化铜

反应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4)在(3)中实验里某同学为检验尾气中是否含有乙醇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观察到铜丝由黑渐渐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并简述其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炽热的木炭与浓硝酸混合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验证产物中是否含有CO2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探究Na2CO3和NaHCO3溶解度相对大小

C.将NH4HSO3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SO2能与BaCl2溶液反应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验证淀粉已水解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