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2003年11月23日,在某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浙江某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土建分包,中建局某安装公

司等单位的某工程A标工地上,根据土建单位1号、3号楼工长任某的临时安排,劳务分包单位灌注班组织到3号楼清理屋面上的木板、条子、钢管、杂屑等零星材料。组长陈某接任务后,安排组内瓦工付某一人去清理,并将零星材料调运下来。付某去屋面后即开始将零星材料分类堆放,同时利用塔吊将零星材料吊离屋面。第三吊是钢管,操作者为方便挂钩,将钢管堆放在屋面上原有的专门堆放短钢管的钢管架子上,用吊索钢丝绳从钢管架底部穿上来,上部再用卸甲连接。连接完后,付某即指挥塔吊租赁单位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随机司机沈某先行试吊,但沈某在看不清吊物、且没有按响警铃的情况下突然起吊,并向左转了大约100度,使吊臂处于1号楼外脚手架外侧。此时,地面指挥李某和中建局安装公司职工对某骑车闯入该区域(未设置警示标志),指挥李某就立即大声喊叫示警,但顷刻间钢管从空中散落,两人避让不及,被坠落的钢管击中。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邵某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约10min后救护车抵达工地,经医生诊断,两人均已死亡。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伤亡事故的分析方法的组成。

(2)总结导致本次事故的原因。

(3)针对上述事故写出事故整改(防范)措施。

查看答案
如搜索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2003年11月23日,在某房屋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浙江某建…”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生产企业,有10辆20t的甲醇槽罐车。离生产装置1500m处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15t的储罐。在4m高钢

梯上有个维修平台。站内防雷装置、灭火器、防火警示标志齐全。

根据重大危险源申报指导意见,该企业是否有重大危险源申报,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列出J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

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N·m3/h。热电站有:3台130t/h燃煤锅炉,2套12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的蒸汽,生产能力为220t/h,蒸汽在管道中的输送压力为3.7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I、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就已发现。重大事故隐患I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应由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结合以上场景,说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生产

现场管理与生产过程控制的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08年真题】总部位于A省的某集团公司在B省有甲、乙、丙三家下属企业,为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该

集团公司委托某咨询公司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咨询公司通过调查、分析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完成了应急救援预案的起草工作,提交给集团公司会议上进行评审。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的意见是:①集团公司和甲、乙、丙三家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组织指挥结构上应保持一致;②集团公司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和消防队,应急救援时伤员救治要.依靠职工医院,抢险力量队伍要依靠集团公司的消防队;③周边居民安全疏散,应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④应急救援预案中因部分内容涉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应急救援预案不对企业全体员工和外界公开,只传达到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⑤应急救援预案要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近期,该集团公司完成了一套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计划,该计划设计的演练内容为:①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②参演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阀门,将围堰内的液1氨进行安全处置;③救出模拟中毒人员。2008年3月6日,集团公司在甲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为保障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和观摩人员的安全,集团公司事先调来乙企业全部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防爆性无线对讲机和检测仪器,同时调来集团公司消防队的所有水罐车、泡沫车和职工医院的救护车辆。演练从10时开始,按照事先制订的演练计划进行,10时20分氨气扩散到厂区外,由于演练前未组织周边群众撤离,扩散的氨气导致两名群众中毒,10时30分,抢救完中毒群众后,演练继续按计划进行。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指出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意见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的做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提出E企业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分析该起事故的问接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港务局从外地招了一批农民工在拖轮船上工作。为了节省培训费,港务局只对他们简单交代了安全注意

事项,而对港口作业存在的危险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根本没有提及。一日,公司所属的115号驳船在码头装油完毕后,港务局安排一艘拖轮拖带驳船离开码头。当拖轮船首接近115号驳船左舷2号与3号系缆桩之间时,农民工拖轮驾驶员王某指挥115号驳船船员带缆作业,而同为农民工的115号驳船船员徐某及同船水手李某并未提出反对意见,二人共同接过拖轮船员递交的一根包头缆开始作业。

在此过程中,拖轮驾驶员王某没有明示缆绳该系哪个桩位,徐.李二人也未主动询问,便将包头缆套在2号系缆桩上。钢缆套好后,拖轮驾驶员王某指挥将钢缆由2号桩换至3号桩,徐某便将钢缆由桩底往上拉。由于拖轮正随水流后退,钢缆绷紧,徐某的双手被轧在铜缆与系缆桩之间,致使双手除拇指外其余八指前二节被轧断。经医院鉴定,属于三级伤残。

根据上述事故案例案情,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对这起事故进行基本定性?

点击查看答案
热门考试 全部 >
相关试卷 全部 >
账号:
你好,尊敬的上学吧用户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
谢谢您的反馈

您认为本题答案有误,我们将认真、仔细核查,
如果您知道正确答案,欢迎您来纠错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为了保护您的账号安全,请在“上学吧”公众号进行验证,点击“官网服务”-“账号验证”后输入验证码“”完成验证,验证成功后方可继续查看答案!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
警告: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存在安全风险
抱歉,您的账号因涉嫌违反上学吧购买须知被冻结。您可在“上学吧”微信公众号中的“官网服务”-“账号解封申请”申请解封,或联系客服
微信搜一搜
上学吧
点击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