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劳动法基本原则应以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理论为依据
B.劳动法基本原则随着劳动法律某些规范修改而改变
C.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贯穿劳动法律规范始终
D.劳动法基本原则是执法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 劳动法概述---->劳动法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为:B
分析: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概括为: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以下特点: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第二,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第三,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根据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可以知道C项说法错误;其他均正确。
2、文某是甲公司职工一方的集体合同协商代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文某应由甲公司工会选派
B.甲公司可以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与文某的劳动合同
C.文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问,甲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
D.文某有权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
知识点: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正确答案为:B
分析: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A项说法正确,协商代表由工会选派,CD说法正确,协商代表有权监督几天合同的履行,并且在履行协商代表这一职责时,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调整其工作岗位或解除合同。所以B项说法错误。
3、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下列情形中不属于用人单位合法终止劳动关系条件的是
A.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B.劳动者接到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仍拒绝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再次书面通知其终止劳动关系
C.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D.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知识点: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效力
正确答案为:C
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而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据此D向错误,A向错误,是在试用期一个月内通知劳动者签订合同;B项属于。如果用人单位在一个月之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支付其经济补偿金,但是需要支付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因此本题答案选C。
4、下列关于最低工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最低工资应当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B.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C.夜班津贴应计算在最低工资内
D.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知识点: 工资基准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正确答案为:C
分析: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项目不作为月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一、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二、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三、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四、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因此C项说法错误。
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知识点: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和效力
劳动合同制度
正确答案为:A
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完整版试卷请点击:2017年10月自考劳动法(00167)真题及答案分析(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