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自考 - 资讯详情
00405教育原理自考真题2017年10月
2019-10-21 来源: 作者:tao2018

案例分析题

 

第1题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夫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度。……若不骂人、不偷、不怒、不谎、不得罪于人等事,先时多谓此为道德很高,然而此为消极的,于今不能谓此为道德。盖彼者,不过无疵而已,于社会虽有若无。今因于社会进步上着想,吾等当另定道德标准,谓“凡人能于社会公共事业,尽力愈大者,其道德愈高。否则,无道德可言。易言之,即凡于社会上有效劳之能力者 (social efficiency)则有道德,否则无道德。”若斯数语,包含无限道理。愿诸生用为量人量己之尺,相染成风,使社会上渐渐均用此尺,度已亦用此尺。(节选自张伯苓:《以社会之进步为教育之目的,1919年)。 (1)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中观点的合理性。 (2)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上述材料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联系学校德育实际,阐述上述材料观点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解析及完整练习




温馨提示 : 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上学吧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扫码下载自考题库APP
扫码下载自考题库APP

自考题库APP您的考前提分神器

点击一键安装
题库微信小程序
题库微信小程序

免下载,即可体验题库在线练习

相关推荐 更多相关资讯
推荐试题 更多试题